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主要得益于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    )
    A: 都江堰
    B: 驰道
    C: 灵渠
    D: 大运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历社部分)
  • 2. 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一直流淌着“工匠精神”的基因。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下图中的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嵊州市十二校联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人文地理·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 3. 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传承、变革有力地保证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材料一的图示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实行的哪一种政治制度?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列举秦汉在政治制度上的创新。
    材料三中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和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汉武帝“利禄引诱”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请概括上述材料中举措的共同作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嵊州市十二校联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人文地理·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 4. 有学者评论道:“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下列史实与此评论中“教”“政”“境” 相匹配的是(    )
    A: 儒家思想、分封制、西域都护
    B: 罢黜百家、郡县制、北击匈奴
    C: 儒家思想、中央集权制、北击匈奴
    D: 道家思想、王位世袭制、万里长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嵊州市十二校联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人文地理·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 5. 数轴记忆法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图县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①处对应的应是哪王朝的建立?(    )

    A: 夏
    B: 商
    C: 西周
    D: 东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
  • 6.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
    A: 人面鱼纹盆
    B: 司母戊鼎
    C: 毛公鼎
    D: 兵马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
  • 7. 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图考古发现的实物是在殷墟发现的刻有文字的龟甲。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

    A: 它是已知中国年代最早的文字
    B: 它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C: 它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D: 它记载了商朝的社会生产状况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
  • 8. 中国历史在朝代更迭中不断前进,下列朝代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秦汉时期

    ②夏商西周时期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④春秋战国时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②④①③
    D: ④②③①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
  • 9.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处事之智]

    材料一:“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材料二:“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治国之智]

    材料三:图片

     [革新之智]

    材料四: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日:“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

    上述材料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谁创立的哪学派的主张? 以该学派 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发挥过积极作用。在建设文化强国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辩证地对待这些传统文化
    请将图一内容补充完整。说说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何意义?图二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为改变这一局势,汉武帝采取什么举措解决这一问题?
    材料四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材料四的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知古可以鉴今。结合上述材料,从中你得到了哪些感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
  • 10. 与春秋后期越王勾践称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是(    )
    A: 退避三舍
    B: 卧薪尝胆
    C: 围魏救赵
    D: 问鼎中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