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中西文化交流与借鉴,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推动中西方思想领域的进步与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伏尔泰经常将中国跟西欧国家作比较。他赞赏中国的法律和道德,认为中国的法律是以道德为基础的,当“中国遵循最纯洁的道德教训时,欧洲正陷于谬误和腐化堕落之中”。在伏尔泰的心目中,中国最纯洁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后辈对长辈的尊敬”“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伏尔泰认为“孝道是中国政府的统治基础……中国的文职大官被视为城市和省的父母官,而国王则是帝国的君父。这种深入人心的思想把幅员辽阔的国家组成为一个家庭”。

    ——摘编自张丽艳、苗成《伏尔泰与中国儒家思想》

    材料二:不破不立,新文化运动闯将们认为,要输入“西方文明”,必须破除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以孔子之道为代表的中国封建伦理道德…陈独秀、李大钊等发表檄文:“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遵此三纲,“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人格者”;由此而生之道德:忠、孝、节,皆为“奴隶道德”。号召青年、妇女打砰奴隶道德,树立平等人权的新信仰,实现个性自由,“恢复独立自主之人格”。

    ——摘编自金冲及《=十世纪史纲》

    材料三: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陈独秀《新青年》(1916年)

    根据材料一,指出伏尔泰深受中国哪一思想流派的影响。并概括材料一中伏尔泰推崇该思想流派的核心内容。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文化运动闯将们”为“破除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哪些主张。并根据材料三分析他们重点攻击“中国封建伦理道德”的原因。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伏尔泰和陈独秀在新思想宣传方面的相同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试卷(历社部分)
  • 2. 历史上有几个国号“周”的朝代,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

    ①西周的禅让制和礼乐制有效地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②东周时期周王衰微,诸侯强大,先后经历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③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加强了南北联系

    ④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北宋,并相继消灭割据政权,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卷(历社部分)
  • 3. 中国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又各具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思想史上,春秋战国无疑是一个虎气腾腾的时代。其后两千多年,无论是在文化还是思想方面,都不曾超越那时的辉煌。

    材料二:不同时期统治者对某一学派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

    材料三:纵观中国历史,在秦汉与隋唐之间,有一个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的战争。使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在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指出材料一中“虎气腾腾”的表现是什么,并分析影响其出现的最重要原因。
    材料二指的是哪一学派?A、B两处表明统治者对该学派态度截然相反,A、B分别对应什么事件?虽然态度不同,但目的却是一致的,你认为一致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指哪一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呈现出怎样的特点7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卷(历社部分)
  • 4. 【经济发展】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北方人口南迁示意图(见右图)

    材料一人名中蕴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据此你可似推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引发了急剧的社会变革,由此导致了当时思想领域出现怎样的局面?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君治秦”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中北方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北方人口南迁对江南地区的开发有什么贡献?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促进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卷(历社部分)
  • 5.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
    A: 春秋和战国
    B: 秦末和春秋
    C: 战国和三国
    D: 秦初和汉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卷(历社部分)
  • 6. 下列主张与中国古代思想家搭配正确的是(    )
    A: 兼爱、非攻——韩非子
    B: 克己复礼——墨子   
    C: 无为、仁政——老子
    D: 民贵、君轻——孟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卷(历社部分)
  • 7.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不同学派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各有看法。下列匹配正确的是(    )
    A: 仁政治国,轻徭薄赋——道家
    B: 进行改革,依法治国一一法家
    C: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
    D: 兼爱非攻,互爱互助——儒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临海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卷(历社部分)
  • 8. 改革,自古就是时代的最强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止私有土地、部民,行公地公民制,皇室贵族、地方豪族的部民和屯仓、田庄,均收归国有……编制户籍……行班田收授之法,统定班给人民土地和应自租赋的数额。——摘自孝德天皇“改新”诏书

    材料二: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固,倾领国而雄诸侯。——摘自《战国策》

    (注:井田制:一种奴隶社会的国家土地公有制形式。阡陌:指“井田”中间灌溉的水渠以及与之相应的纵横道路。)

    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改新”的措施。
    提取材料二中最能反映商鞅变法促进社会转型的语句,并说明理由。
    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对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认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临海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卷(历社部分)
  • 9. 有学者将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 道、墨、法
    B: 墨、法、道
    C: 儒、法、墨
    D: 道、法、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卷(历社部分)
  • 10. 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下列历史事件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①商鞅变法    ②赤壁之战    ③回族形成    ④郾城大捷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①②④③
    D: ④①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统考卷(历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