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具体制度,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就是这样的。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下,最不可能受到奖励的是(    )
    A: 收获巨利的商业奇才张三
    B: 连年丰收的种地能手李四
    C: 累建战功的常胜将军王五
    D: 绸缎布帛的生产大户赵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 2. 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的思想家是(    )
    A: 老子
    B: 孔子
    C: 韩非子
    D: 庄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百家争鸣
  • 3.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标志着哪一制度的出现(    )
    A: 选举制
    B: 投票制
    C: 禅让制
    D: 世袭制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早期国家与社会
  • 4. 小明的学习笔记中写到“夏朝的兴衰”、“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由此可以看出他正在学习的主题是(    )
    A: 春秋战国的纷争
    B: 夏、商、西周的兴亡
    C: 灿烂的青铜文明
    D: 大变革的时代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早期国家与社会
  • 5. 古语云: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那个人物的遭遇,能体现这一点(    )
    A: 尧
    B: 汤
    C: 纣
    D: 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早期国家与社会
  • 6. 我国历史上的六大古都是指: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这六座城市。你知道下列哪一朝代以西安为都城吗?(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早期国家与社会
  • 7. 《左传》有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对于材料中的“鼎”理解正确的是(    )
    A: 夏朝皇帝的一种宝物 
    B: 商朝时的一种习俗
    C: 周王用来煮东西的器物
    D: 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早期国家与社会
  • 8. 读图和材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请回答:
    上述材料与如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哪一项政治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受封的对象是什么人?
    实施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早期国家与社会
  • 9.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制度的创新和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随从周天子作战。”

    材料二: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不过,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人教版高中必修一

    如图和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西周实行的这种政治制度的作用。
    学以致用,说说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的理由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早期国家与社会
  • 10. 因孔子曾经编订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春秋》,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请你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春秋史实,正确的是(    )

    ①管仲改革

    ②晋文公称霸

    ③勾践灭吴

    ④齐桓公成为春秋首个霸主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②①
    D: ①④②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