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下面最有可能是其演说内容的是( )           
    A: “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原料、金属等等)归根结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B: “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C: “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方位本土。我们将在海洋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的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D: “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2
  • 2. 请写出:“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三个表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2
  • 3.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

    【史料佐证】

    材料二:下列两幅图片,描述的都与马歇尔计划有关。

    【历史解释】

    材料三: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一带一路”顺应这一潮流,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人民日报》2015年2月13日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以上历史地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比较两幅图片(含注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解说图片并指出创作者设计意图有哪些不同?   
    “一带一路”构想提出后,有学者称它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也有学者认为两者有本质区别。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者的不同。(至少答出两点)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2
  • 4.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苏“冷战”成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北约组织的建立
    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 华约组织的建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5. 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 )       
    A: 帮助欧洲国家复兴经济
    B: 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C: 支持自由国家抵制外来征服
    D: 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6. 《走向全球主义》一书作者安布鲁斯指出,“尽管国家在全世界保持着优势地位,但美国领导人在1945 年夏对未来有三怕。一是政治上的,怕斯大林,也就是怕社会主义……”为此,美国在政治方面提出( )       
    A:  杜鲁门主义
    B: 马歇尔计划
    C: 建立北约
    D: 成立联合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7. 如图是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的时政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漫画中袋子上的俄文意为“财政贷款”。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美国(  )

    A: 制造慕尼黑阴谋
    B: 出台马歇尔计划
    C: 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智慧“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8. 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指出20世纪50年代美苏争霸开始时期苏联的领导人是( )

    name2633595998de3f2ed

    A: 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 勃列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9. 下面两幅漫画均反映了二战后的欧洲局势.下列解读最准确的是( ) name38015959992274c6b
    A: 图1宣传了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重要性
    B: 图1揭露了美国企图利用经济手段控制两欧
    C: 图2中斯大林的“阻止”导致了欧洲联盟的建立
    D: 图2中斯大林的“阻止”使美苏由冷战走向军事冲突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意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致国会咨文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请回答:

    材料一发表于哪一年?它的出台标志着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针对材料三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
    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战后美国的政策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