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有这样一种观点: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张看不见的铁幕阻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是( )       
    A: 美苏“冷战”对峙局面
    B: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C: 东西方经济发展不平衡
    D: 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2. 二战以后,美苏两国由战时同盟走向两极对峙,对“冷战”政策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A: 用除直接武装进大以外的一切手段来遏制共产主义
    B: 用局部“热战”打击亲苏势力
    C: 用“马歇尔计划”扶助西欧经济
    D: 组建北约组织,并积极东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3. 二战结束后,美苏由合作转为敌对,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冷战”政策的推行对战后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世界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4.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的“冷战”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       
    A: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B: 杜鲁门主义
    C: 马歇尔计划
    D: 建立“北约”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5.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找到了以下三幅图片,他研究的主题是( )

    A: 美苏两极对峙
    B: 殖民体系瓦解
    C: 欧洲国家联合
    D: 世界格局多极化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6. “互联网+”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也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如果想详细了解“冷战”的相关知识,下列最适合作为网上搜索关键词的应是( )       
    A: “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新经济政策
    B: 《北大西洋公约》、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
    C: 雅尔塔会议、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
    D: 珍珠港事件、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7. 冷战结束,世界局势发生重大改变,正曲折地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在不断深化。1953年,马歇尔演讲:“对于把若贝尔和平奖授予一位军人,有相当多的议论……经常摆在我面前的是写得清清楚楚的战争费用的分类账目,支撑它的则是墓碑。这一切激励着我去寻找某种途径或方法,以避免另一场战争灾难。”这一演讲的历史背景是( )       
    A: 1952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B: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 东西方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
    D: “欧洲复兴计划”成功实施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8. 二战后,美国正处于实力的顶峰。杜鲁门总统一再宣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可是,经过战争考验而强大起来的苏联,在战后国际事务的重大问题上,坚持不对美国让步。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       
    A: 苏联实力强于美国
    B: 美国、苏联矛盾突出
    C: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 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9. 二战后,美国为称霸世界,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冷战政策在军事方面的表现是( )       
    A: “铁幕”演说
    B: 杜鲁门主义
    C: 马歇尔计划
    D: 北约的成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
  • 10. 二战后,美国凭借超强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发起了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 “铁幕”演说发表
    B: “欧洲复兴计划”提出
    C: 杜鲁门主义出台
    D: 北约建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 冷战中的对峙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