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歌颂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两位历史人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谁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谁带领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   
    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决策?农村改革首先从哪两个省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目前我国已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什么意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五:深圳经济特区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井冈山)周围各县的农民,因为受过大革命的影响,觉悟程度较高。地势险要,物产丰富,群众条件好,这就是建立根据地的条件。

    ——罗荣桓《回忆井冈山斗争时期》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习促勋提出:“利用临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材料三 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判时指出:“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我们不是晚清政府。如果到时还不收回,就无法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交代。”   

    根据材料一,说出中共产党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什么决定?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决定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三中的谈判针对的是哪一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   
    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什么样的精神?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五:深圳经济特区
  • 3. 经济体制(政策)的创新与调整

    材料一  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情况

         年份

    项目

    1913年

    1920年

    1925年

    农业总产值(%)

    100

    67

    112

    粮食(万吨)

    7.650

    4.519

    94.7

    牛(万头)

    6.060

    5.250

    102.5

    猪(万头)

    2.090

    1.750

    104.3

    材料二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建议同志们认真加以考虑和研究。

                                                                                                                                                 ——摘自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表格中1920年的生产情况与1913年相比有什么变化?1925年的生产情况与1920年相比,发生变化的主要政策因素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个“大政策”所蕴含的经济思想.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在“大政策”的指引下开展了哪些具体的实践?   
    两则材料中的信息对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五:深圳经济特区
  • 4.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理论能正确指导

    实践。”请根据这一哲学理论作答。

    材料一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二   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

    根据材料一、二给这三幅图确立一个共同的主题。这一主题是什么时候在哪次重要会议上确立的?   
    材料一中提到“实行改革”,请根据材料三图片说出在实践中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写出两个即可)   
    通过以上实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什么新的理论成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五:深圳经济特区
  • 5. 人物传记具有真实性的借鉴性等特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传记的真实性依赖于史料。下列史料再现了邓小平革命生涯的片段,甲描述了哪一事件?此前的1939年,欧洲爆发了什么战事?此后的1941年,日本又挑起了什么战争?乙中的“胜利”主要指哪一战事?此后,邓小平又参与指挥了哪一战略决战?

    传记的描述需有广阔的视野。下列史料中,“轰然坍塌”指什么历史事件?为挽救“国民经济”,邓小平在农业和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领域各提议了什么重大举措?受“四小龙”兴起的启示,他在20世纪80年代采取了哪些开放措施?

    传记的价值在于借鉴。下列史料反映的历史细节,体现了邓小平哪些优秀品质?

    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逃往香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五:深圳经济特区
  • 6. 伟大的转折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材料一: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自己的。

    材料二: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   

    材料一体现了农村实行怎样的经济体制? 这种体制有什么好处?   
    我国第一批建立的经济特区还有哪些?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指的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五:深圳经济特区
  •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①材料一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领袖是谁。

    ②他在晚年由于对国内政治形势作出了错误判断,发动了一场什么群众运动?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①材料一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是谁。

    ②党的哪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   

    材料二中的“老人”我们应该怎样评价他?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喻意是什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五:深圳经济特区
  • 8. 近代以来,炎黄子孙致力于民族富强的探索,南粤大地勇开先河,南粤儿女翘立潮头,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留下了一页页浓墨重彩。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广东钱局由张之洞创办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全套设备由英国进口,先后铸造制钱,“光绪通宝”,五种不同面值的银币,铜先(注:小面值铜钱)等,流通于津沪各口岸,在中国近代货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广东地方志》

    材料二  张元济写诗赞誉道:“南洲讲学开新派万木森森一草堂。谁识书生能报国,晚清人物数康梁。”

    ——广东教育出版社《经典广东》

    材料三  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中国发展的政治障碍已经扫除,三民主义中的两个已经实现,接下来……子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孙中山把实业建设的重点放在交通运输业上,尤其是铁路建设方面。

    ——人教社普通高中《历史》选修4

    材料四   1979年4月,广东省负责人向中央回报工作时,希望让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必要的自主权……邓小平当即果断指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中图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五  见图

    1978年以来广东及全国经济增长变化图

    ——《广东统计信息网—统计图表—GDP》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广东钱局创办于哪一运动时期?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如何?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康梁”分别是谁?百日维新期间提出的经济主张是什么?   
    依据材料三回答,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尚未实现的是什么主义?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最先拥有“自主权”的城市有哪几个?   
    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1984年间广东经济有什么变化?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五:深圳经济特区
  • 9.

    请将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方框里。

    A.在鸦片战争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又是经济特区的城市

    B.对我市经济发展起龙头效应的城市

    C.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D.1901年成为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E.《马关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

    请将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方框里。   

    ;②;③;④;⑤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五:深圳经济特区
  • 10. 某校八年级(3)班的同学在一节历史课上以“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下面是他们收集的材料和提出的问题。请你也参与活动。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含义大致是指什么?   
    材料二的“旗帜”是指什么?回顾历史在中共七大上确立的全党的旗帜是什么?   
    材料二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个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   
    有人认为上述政策的实行便利了外国企业抢占中国市场,使外国列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几乎都得到了,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弊大于利。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五:深圳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