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       
    A: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 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 下列运动对我国生产力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的是 (   )

    ①土地改革运动②三大改造③大跃进运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邓小平

    材料二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变化。人民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和艺术日益繁荣,现代荧屏丰富多彩,体育事业日益走向世界……时下,先进的中国人,喜欢上温馨的感恩节,爱上圣诞,更是钟情于浪漫的情人节……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追寻似乎越来越淡。   

    依据材料一归纳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什么变化,请举两例说明。   

    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什么样的文艺发展方针?用一句话概括我国体育事业的现状。   

    从材料二我们还可以看出,“时下,先进的中国人”遇到怎样的“纠结”?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二十三:衣食住行的变迁
  • 4.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向前跨越了一大步,主要原因是( )       

    A: 计划经济
    B: 改革开放
    C: 人民建设热情高
    D: 平均主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二十三:衣食住行的变迁
  • 5. 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是( )       

    A: 绿色食品
    B: 出门旅游
    C: 凭票购买
    D: 提前消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二十三:衣食住行的变迁
  • 6. 对联折射出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       

    A: 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泽东
    B: 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 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二十三:衣食住行的变迁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设立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海关,中央又公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原来维护帝国主义利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东西一律予以废除,旧海关得到彻底的改造,成为名符其实的人民的新海关,实现了“把中国大门的钥匙放在自己的口袋里”的目标。

    材料二  邓小平:“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家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回答:

    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收回了在近代史上丧失的什么主权?该主权是在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中开始失去的?收回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二表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实现了什么经济发展方针?有何具体表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五:深圳经济特区
  • 8.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发人深省的往事】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回味无穷的话语】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文选》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是什么?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做出的?此次会议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在农村改革中,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请列举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并说说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鼓舞人心的数据】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从这一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五:深圳经济特区
  • 9. 提建议:你以一个改革开放者的身份收集身边农村或城市改革开放的资料,提出你认为哪些还可以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五:深圳经济特区
  • 10. 开放是一个国家的姿态,也是一个文明的气度。

    【交流促繁荣】

        

    图片一                     图片二                 图片三

      【春天的故事】

    材料二 “对!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

    【走向新时代】

    材料三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大都是开放的时代,也是中外文化交流最活跃的年代。请写出下列图片中西汉、唐朝、明朝时期对中外文化友好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使者。   
    文中 “杀出一条血路”意指什么事? 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何作用?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呈现出什么特点? 我国是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专题十五:深圳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