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一。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是(    )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 2. 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           
    A:    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 少数民族地区跨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C: 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 3.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 搁置分歧,共同繁荣
    B: 独立自主,主权至上
    C: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 4. 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0元背面的右上角印有汉语拼音、蒙古族文字、藏族文字、维吾尔族文字和壮族文字。这体现了①我国是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 

    ②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不可分离

    ③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④各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 5. 下图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 6. 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接连不断地爆发了民族冲突与战争,这些冲突与战争大都 是由民族问题引起的,民族分裂的情绪持续扩散。而我国却向世人展示了国家稳定、经 济发展的景象,□□□□□□□□是我国的一大政治优势,它使各族人民既各得其所, 又同舟共济。□□□□□□□□应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改革开放基本国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 7. 下面图表数据来自于2018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预计2018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1400亿元

    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

    预计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8.1%

    25个县(区)达到脱贫摘帽标准,18 万人达到脱贫标准

    全年植树造林112.5万亩,清除“无树户”8.32万户,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2.14%

    A: “一国两制”构想的推行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 8. 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这个制度”是(   )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一国两制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 9. 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针对这种现状,我国实行(   )           
    A: 联邦共和国制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一国两制”
    D: 独立国家联合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
  • 10. 下图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