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小龙在一条长线的一端系一个螺母做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单摆,小龙发现螺母往返摆动过程中,每摆一个来回所用时间几乎相等。于是小龙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猜想A:可能跟螺母摆动的角度θ有关;

    猜想B:可能跟绳子的长度L有关。

    ⑴为验证猜想,除了铁架台、细线和螺母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刻度尺、量角器和秒表。

    ⑵小龙在不同条件下,测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①对比1、2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螺母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t与有关。

    ②对比2、3两次实验,可验证猜想(填字母),得出的结论是:螺母来回摆动一次时间t与螺母摆动的角度(填“有关”或“无关”)。

    ⑶实验中发现,瓶子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很难测准,请你帮他想一个更准确的测量方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Q21联盟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 2.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都有一定的迎角(机翼轴线与水平气流的夹角),飞机飞行时的升力除了与机翼形状有关外是否还与迎角大小有关?为了研究这一间题,小明利用电风扇、升力测力计、飞机模型,按图甲方式进行如下实验。

    ①闭合电风扇的开关,调节档位使其风速最大,并使飞机模型的迎角为0°,记录测力计的示数。重复5次实验并计算升力平均值。

    ②改变迎角大小,使其分别为5°、10°、15°、20°,重复步骤①。

    ③处理相关数据得到“升力与迎角的关系”如图乙。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小明若要进一步研究“飞机的升力与其飞行速度的关系”。利用现有器材,如何操作可以模拟飞机不同的飞行速度?答:
    资料显示:本实验结论与实际相符,且飞机迎角一定时,飞行速度越大升力也越大。若某飞机以500千米/时做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θ1 , 而以800千米/时做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θ2(θ1θ2均小于15°)。则升力相同时θ1θ2的大小关系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 3.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所示)。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单层

    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0

    80

    双层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来反映的。

    实验中为了能使两种玻璃把玻璃球弹开的距离有较大的差异,请你提出一种可行的实验改进办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嘉兴一中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4. 为了探究酸雨(pH≤5.6的降水)对农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挑选了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1000粒绿豆种子,随机均分10组,置于10种不同的pH环境中,在25℃恒温箱中培养。1周后测定绿豆幼苗的株高,结果如表所示。

    小明同学认为实验中观察1000颗种子的萌发与生长太麻烦了。能否将1000颗种子改为10颗种子进行实验?判断并说明理由。
    据图表可知,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作用(填“抑制”或“促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义乌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检测卷
  • 5. 某中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个体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醋、洗涤剂、氨水作为污染物,在培养皿中进行实验观察。

    ⑴在3个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再分别加入上述等质量的污染物:

    ⑵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⑶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⑷上述实验过程存在什么问题?请写出改进方法。

    ⑸由实验可知,青蛙的生殖方式为 (填“卵生”“胎生”“卵胎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义乌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检测卷
  • 6. 在一次实验中,小张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了盛有H2O2的溶液的试管中,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硫酸铜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H2O、SO42-、Cu2+),小张想知道硫酸铜溶液中的哪种粒子能使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加快。请你和小张一起通过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并填空。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哪一种粒子,理由是
    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加快双氧水分

    解的速率,还需要进行实验②和③:在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在实验③中加入后,会观察到大量的气泡,证明该离子起到了催化作用。SO42-或硫酸根离子

    小聪认为还不能确定硫酸铜是催化剂。首先是实验②和③存在设计上的错误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义乌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卷
  • 7. 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水果电池电压”的实验中:小明用铜片和锌片作为电极插入较小的柠檬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如图所示,小华用铜片和铝片插入较大的柠檬也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他们分别连通相同的音乐芯片,小华比小明的芯片声音要响一些。由此他们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水果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电极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小明用同一个柠檬制成水果电池,沿着电极插入的方向不断慢慢地切去外侧的部分柠檬,分别测出电压,如表一所示:

    表一

    柠檬大小

    一个

    大半个

    半个

    小半个

    电压U/V

    0.80

    0.80

    0.78

    0.80

    分析表中数据,说明猜想一是的(填“正确”或“错误”)。

    为了验证猜想二,小华用铜片作为电池的正极,分别用外形相同的锌、铝、铁等金属片作为电池的负极,将金属片电极插入柠檬,保持相同,分别测出电压,如表二所示:

    表二

    电极材料

    铜和锌

    铜和铝

    铜和铁

    电压U/V

    0.88

    0.60

    0.46

    分析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小明先将柠檬压在桌面上滚了几下,再做成水果电池,测出电压达到1.0V,据此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可探究的问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4.5 电压的测量(第1课时)
  • 8. 小刚班的同学准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

    在此实验中,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少是通过比较来判断的。
    其中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组别

    液体

    质量/克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

    1

    200

    25

    40

    13分30秒

    煤油

    200

    25

    40

    6分30秒

    2

    200

    25

    40

    12分10秒

    煤油

    200

    25

    40

    5分45秒

    ①使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却发现,第1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

    A.酒精灯火焰较小

    B.烧杯口没有加盖

    C.酒精灯中酒精量太少

    D.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

    ②某同学利用实验数据大致描绘出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则图线应代表煤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4.4 物质的比热(第2课时)
  • 9. 读下面恒星质量与其寿命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恒星的寿命取决于它的
    质量大的恒星寿命(填“较长”或“较短”)。
    若某恒星的质量为太阳的1.5倍,根据图分析它的寿命约为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1.2 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 10. 为测量3种类型细菌对氧的需要,让它们在3支不同的试管中生长,如图所示为细菌的生长层。据此判断:只能在有氧培养基中繁殖、只能在无氧培养基中繁殖、在有氧和无氧的培养基中都能繁殖的细菌依次是( )


    A: 3、1、2 
    B: 3、2、1
    C: 1、2、3
    D: 1、3、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4.4 能量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