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硫气体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二氧化硫气体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吗?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

    取4个相同的饮料瓶,分别编为1、2、3、4号并贴上标签,1~3号瓶内各充有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气体气体,4号瓶不充入二氧化硫气体.然后在瓶内分别放入1 片大小相同的菠菜叶,迅速拧紧瓶盖,放在窗口处。随时观察叶片变化,记录现象和数据。再以油菜、青菜为材料,重复上述实验.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如表格(“---”表示实验时间内无变化)

    编号

    二氧化硫气体浓度

    菠菜/油菜/青菜受害时间(分)

    出现黄斑

    较多黄斑

    大面积变黄

    整体变黄

    1

    0.28

    3/17/13

    6/25/20

    10/32/24

    20/46/31

    2

    0.42

    2/7/11

    4/22/18

    9/28/22

    15/34/28

    3

    0.56

    1/5/6

    3/10/12

    7/15/16

    13/24/20

    4

    0

    ﹣﹣﹣

    ﹣﹣﹣

    ﹣﹣﹣

    ﹣﹣﹣

    4号瓶的作用是
    对实验所用的饮料瓶还有什么要求?。(写出一点)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同种植物的受害程度与有关。
    由实验可知,以上三种植物中最适合用来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硫气体浓度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锦绣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卷
  • 2.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后,他们想进一步探究大气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择同一天在山脚下,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从早晨到中午进行了三次测量,中午又分别在山上不同高度同时进行了测量,所测实验数据见表(注“厘米汞高”是大气压的常用单位)。

    实验序号

    时刻

    海拔高度h(米)

    大气压强p(厘米汞高)

    1

    8:00

    0

    75.2

    2

    10:00

    0

    75.3

    3

    12:00

    0

    75.0

    4

    12:00

    120

    74.0

    5

    12:00

    240

    73.0

    6

    12:00

    360

    72.0

    7

    12:00

    480

    71.0

    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该小组同学分析实验序号,发现同一时刻大气压的值和海拔高度的数值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从现有数据可以得出P和h的数量关系时P= 厘米汞高(用h的代数式表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锦绣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卷
  • 3. 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某氧化铜样品的纯度(杂质不与氢气反应),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准确称取15克干燥样品进行实验。

      在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
    准确称取完全反应前后装置丙和丁的质量如表:

     装置丙

     装置丁

    反应前

    48.8克

    161.2克

    反应后

    46.5克

    163.9克

    小明根据装置丙减少的质量就是氧元素质量,求得氧化铜质量为11.5克,纯度为76.7%。小丽想根据装置丁的质量变化进行计算,请帮小丽求出氧化铜样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比较两种计算结果,请分析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五校联考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在密闭容器中,分别用压强和温度传感器测定铝与稀盐酸反应过程的图像如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B: 0~50 s时,变化不明显,是因为铝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铝薄膜
    C: 60~100 s气体压强升高,是因为温度升高的原因
    D: 100 s后温度降低是因为反应停止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片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卷
  • 5. Na2CO3溶液具有碱性,可清洗油污,碱性越强,去油污的效果越好,小菁决定对影响Na2CO3溶液碱性的因素展开探究。

    【进行实验】

    实验一: 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Na2CO3溶液,依次测量溶液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溶质质量分数

    2%

    2%

    2%

    6%

    6%

    6%

    10%

    10%

    10%

    水的温度(℃)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

    溶液pH

    10.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

    实验二: 将10%的Na2CO3溶液从20℃持续升温到70℃,所测得的pH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溶液pH

    11.22

    11.35

    11.46

    11.48

    11.50

    11.50

    【解释与结论】

    碳酸钠俗称是
    要证明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可选择最佳的一组实验是(填实验编号),其结论是
    实验二的目的是
    小菁将Na2CO3粉末洒在有油污的餐具上,再加适量热水,进行擦洗,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这是因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片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卷
  • 6. 小金发现新鲜的苹果汁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色,仿佛铁生锈一样。于是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苹果汁变色的原因。

    【查阅资料】a.苹果汁中含有0.001%的二价铁物质,同时也含有多酚类物质,多酚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变为褐色。b.二价铁在空气中或与浓硝酸反应都能变为三价铁,且三价铁的溶液为黄色

    【猜想与假设】Ⅰ.苹果汁变色与苹果中的铁元素有关;Ⅱ.苹果汁变色是苹果汁中的多酚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的结果

    【进行实验】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管②中未出现明显变化

    试管③中     

    分别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编号

    1min

    10min

    24h

    黄褐色

    褐色

    深褐色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无明显变化

    略显黄色

    浅黄

    黄色

         

    苹果汁不变色

    【解释与结论】

    实验甲验证了苹果汁中含有二价铁物质。在该实验中③的现象是
    实验乙实验中,试管②③实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由实验乙得出:猜想Ⅰ(填“成立”或“不成立”)。
    为验证猜想II成立,实验丙应进行的操作
    【反思与评价】写出一种防止苹果汁变色的方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瓜沥片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月考试卷
  • 7.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一瓶忘了盖瓶盖的NaOH固体,对其成分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产生了兴趣,同学们作出了以下猜想,并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NaOH固体样品的成分是什么呢?

    【作出猜想】猜想1:只含NaOH;

    猜想2:只含有Na2CO3

    猜想3:含有NaOH和Na2CO3

    【讨论交流】NaOH可能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⑴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不成立;

    ⑵进一步探究过程如下:

    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回答:

    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

    ②不能用适量Ba(OH)2溶液代替过量BaCl 溶液的原因是

    ③下列溶液可用来代替酚酞试液检验猜想3成立的是

    A.CuCl2溶液   B.KNO3溶液   C.CaCl2 溶液   D.FeCl3溶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二次质量检测试卷
  • 8. 一天饭后,小明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⑴提出的问题:抹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吗?

    ⑵猜想与假设:

    ⑶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⑷主要步骤:向三个烧杯中倒入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 将现象记入下表。

    布料种类

    涤纶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布块所含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⑸结论:

    ⑹交流与评价: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 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出发,应尽量采用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
  • 9. 小明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温度、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编号

    环境条件

    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

    3

     低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4

    低温(0℃),黑暗中,适量浇水

    5

    室温(20℃),光照充足,不浇水

    A: 比较1号和3号可研究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B: 比较1号和2号可研究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C: 比较1号和5号可研究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D: 比较2号和5号可研究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天台县赤城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阶段统练试卷
  • 10. 盛夏来临,人们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12%

    2

    2

    5%

    3

    化纤

    1

    28%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1

    7%

    6

    全棉T恤(黑色)

    1

    4%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导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天台县赤城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阶段统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