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已知在空气中,温度超过40℃,白磷就可以自燃,即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步骤为:集气瓶里先装适量a体积的水,在酒精灯灯焰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装置如图密封。用力把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白磷燃烧。燃烧停止后,稍振荡,完全冷却后,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b)和整个集气瓶体积(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集气瓶内液面的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
    B: 该实验测得氧气与空气的体积比为(b-a):(c-a)
    C: 燃烧匙中的白磷不可以换成细铁丝或硫粉
    D: 该装置没有用止水夹,实验过程中气体会受热膨胀逸出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星海中学校2021-2022学年“敏学杯”八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科竞赛试卷
  • 2. 为了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前,必须将铁钉打磨光亮的原因是
    图1②实验试管中的蒸馏水需要煮沸、迅速冷却后再使用,目的是
    通常实验室做此实验都会用比较长的时间,如何快速得出铁生锈的条件,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改进实验。对比图1中的①和④,发现试管④中铁钉较①中锈蚀明显,小科利用这个性质改进实验。

    a.事先在硬质玻璃管中充满食盐水,检查装置气密性。

    b.实验时,只需打开两端的止水夹,排净食盐水,夹住上端的止水夹,然后把连接有硬质玻璃管的导管伸入烧杯中的红墨水液面以下。大约5分钟可以看到红墨水开始缓慢上升,40 分钟左右就能明显观察到铁丝表面有铁锈,最终烧杯中的红墨水约进入硬质玻璃管刻度处。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1—2022学年上学期华东师大版九年级科学竞赛试卷
  • 3. 关于下列装置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甲装置制取氧气
    B: 用乙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C: 用丙装置收集氢气
    D: 用丁装置收集氧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21—2022学年上学期华东师大版九年级科学竞赛试卷
  • 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
  • 5. 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示意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B: 在某一密闭装置内点燃红磷
    C: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 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
  • 6.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如图:

    足量的红磷燃烧熄灭后,集气瓶中剩余气体主要是(填一    种),其化学性质有
    红磷足量的原因是
    集气瓶中放少许水的目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
  • 7.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烧杯中的水:

    ①加热铜片

    ②隔绝空气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
  • 8. 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装置①制取氧气,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B: 用装置②制取二氧化碳,可随时添加酸液,还可控制反应的速度  
    C: 用装置③收集氧气,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马上收集  
    D: 如用装置④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a端通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
  • 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底面积为50cm2、高20cm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密封盖),上面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B是带刻度的敞口玻璃管(其他辅助装置略)。他们的操作过程如下: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水并调整B的高度,使A中的液面至刻度15cm处;

    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盖紧密封盖;

    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原来的状况,调整B的高度使容器A、B中的液面保持水平,记录液面刻度。(注:A容器内固态物质所占的体积忽略不计)

    在操作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在上述实验中,下列物质不能代替铜粉的是     (填字母)。
    在操作d结束时,装置A中液面的刻度约为cm(填整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
  • 10. 小金同学探究氧化铜能否代替二氧化锰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他进行了以下探究。

    【步骤一】小金同学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两组实验。

    【步骤二】他将上面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0.5g黑色固体。

    实验序号

    KClO3质量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①   

    1.2g

    /

     

    1.2g

    CuO0.5g

     
    步骤一表格中的“待测数据”是
    步骤一中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步骤二的实验目的是
    小周同学认为仅凭上述的实验还不能证明氧化铜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其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