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初中科学的很多实验,都涉及到大气压的知识。对这类现象的解释,有同学经分析后概括出以下思维模型。

    若要对A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则实现第①步的操作是:
    B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的装置,实验中是如何实现第②步的: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金衢山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九年级科学第三次适应性检测试卷
  • 2. 规范操作能保证实验安全。如图所示,在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下列操作要求中与装置安全无关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B: 使试管受热均匀后,再加热药品
    C: 等气泡连续、均匀后再收集气体
    D: 停止加热后,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三次模拟检测试卷
  • 3. “道路千万条, 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若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小车发生剧烈冲撞后,安全气囊中会产生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为(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精准联盟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科学试卷
  • 4.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磷燃烧会产生浓厚的白烟
    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C: 红磷燃烧结束后,可以立即打开止水夹
    D: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精准联盟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科学试卷
  • 5. 小华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如下图所示。

    甲实验中反应前瓶底加入水的目的是
    乙实验中发出色火焰,同时有的气体产生,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精准联盟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调研科学试卷
  • 6. 在a、b两试管内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且b试管内有少量二氧化锰。则能正确表示a、b两支试管放出的氧气质量(纵坐标)与反应时间(横坐标)关系的图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长江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评卷
  • 7. 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气体制取,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装置A可用于固体加热制气体
    B: 装置B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C: 装置C可用于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
    D: 装置D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应在b端验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长江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评卷
  • 8. 市场上有一款变色眼镜,其变色原理为:在玻璃镜片中加入溴化银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和银,玻璃颜色变深。光线较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镜片中的溴化银和氧化铜都属于有机物
    B: 在镜片颜色变深过程中溴化银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C: 由镜片变色原理可知,溴化银应该避光保存
    D: 氧化铜在镜片变色前后质量发生改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 9. 2021年9月24日,《科学》 杂志发表了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如图是“搭积木”式的合成路线,原理简化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反应罐中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CH3OH),甲醇用两种生物酶催化形成三碳化合物继而得到淀粉。

    氢气通过电解水得到,该反应的类型是
    甲醇(CH3OH) 在生物酶的作用下最终得到三碳化合物,属于变化; 该过程中两种生物酶分别催化前段和后段反应的进行,这体现了酶的
    以下关于合成淀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终学业评价调测试卷
  • 10. 小明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同时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中注射器活塞与内壁摩擦可忽略不计。查阅资料发现:

    ①当容器内的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时,白磷无法继续与氧气反应。

    ②“暖宝宝”能耗尽容器中少量的氧气。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 2:将盛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放入空集气瓶中,塞紧塞子,白磷不燃烧。

    步骤 3:打开集气瓶塞子,往瓶中倒满 80℃的热水,并塞紧塞子,白磷仍然不能燃烧。步骤 4:打开 K1 和 K2 , 通过注射器从 b 管抽水,当注射器中水量达到 V1 毫升时,瓶中液面刚好低于燃烧匙底部,此时立即关闭 K1、K2 , 发现瓶中白磷燃烧。

    步骤 5:待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打开 K2 , 发现注射器中的水剩余 V2 毫升。

    结合步骤 3、4,说明白磷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用 V1、V2 来表示)
    小明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远大于 21% ,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星海中学校2021-2022学年“敏学杯”八年级上学期科学学科竞赛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