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面是学习“制取氧气”后进行“氧气的性质”的探究实验,请回答:

    连接仪器组装成如左上图所示实验的装置。某学生用抽拉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被拉出的注射器活塞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你认为该装置是否漏气?
    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则用上图装置收集产生的氧气,气体应从(填“c”或“d”)端进入。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火星四射。某兴趣小组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探究。下表是他们将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铁丝的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回答:

    物质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的现象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少量火星

    (未填)

    通过对表中结果分析,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与铁丝中的含碳量有关,表中未填的现象可能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东塍镇中学等部分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校本练习科学试题
  • 2. 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的缓慢氧化,如图为小柯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装置漏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B: 若铁粉太少,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C: 在温度计示数升高到最高值时,才能打开止水夹
    D: 实验结束后,量筒内的液面降至约80 mL刻度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东塍镇中学等部分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校本练习科学试题
  • 3. 科学探究过程中,人们经常利用图象呈现实验数据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表示人体呼吸时肺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则ab段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膈肌收缩
    B: 乙图表示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内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始终保持不变
    C: 丙图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则在B点叶片开始光合作用
    D: 丁图表示用双氧水溶液制取氧气时双氧水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东塍镇中学等部分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校本练习科学试题
  • 4. 我国是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水合物(CH4·nH2O),还含有其他少量杂质。
    “可燃冰”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在常温常压下,“可燃冰”会发生反应:CH4·nH2O=CH4+nH2O,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东塍镇中学等部分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校本练习科学试题
  • 5. 小嘉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铁、氯化铁、二氧化锰等物质都可作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催化剂,为了比较氯化铁和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强弱,小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并正确连接装置;

    步骤2:按表所示实验药品及用量进行实验;

    组别

    5%的过氧化氢溶液/mL

    催化剂

    60s 内收集到氧气的体积/mL

    1

    20

    2

    20

    2g二氧化锰

    3

    20

    2g 氯化铁

    装置连接的正确顺序是(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此实验是依据的现象来比较氯化铁和二氧化锰的催化能力强弱。
    若小嘉同学还想同时比较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能力,请在答题卷上将小嘉同

    学设计的实验表格补充完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6. 如图是初中科学的一些基本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中BC实验说明铁生锈与有关。
    图二实验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图三实验中,铜粉足量,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缓慢移动至 mL 刻度处停止(导管中的气体忽略不计)。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年初中科学水平学业模拟考试试卷
  • 7.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大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Ⅰ属于化合反应
    B: 反应Ⅲ中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C: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质量减少
    D: 整个流程最终实现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诊断性考试试卷
  • 8. 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放人一定质量的生石灰固体,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柱将(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升学模拟考试(一模)试卷
  • 9. 使用如图装置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26毫升刻度线处
    B: 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氮气
    C: 该实验中的白磷可以用木炭代替
    D: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升学模拟考试(一模)试卷
  • 10.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 m的名称是 。
    选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选填 A 或 B)作为气体发生装置。
    选用D 装置作为氧气收集装置,氧气从 (选填 a 或 b)管进入。
    等质量的甲、乙固体,甲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乙是氯酸钾,下列图中对该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描述合理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永嘉县崇德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