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老师在课堂上为大家做了一个“燃烧成铁”的趣味实验。将一张滤纸(组成元素为C、H、O)用FeCl3浓溶液湿润,在酒精灯上烘干后点燃。滤纸变黑、红热,最终生成黑褐色物质。老师告诉大家,黑褐色物质中含有单质铁。小阳同学对此进行了分析验证。
    从反应物的组成分析,因为有元素,反应后可能生成单质铁。
    将黑褐色物质放入稀盐酸中,发现有连续微小气泡产生,也可初步证明该黑褐色物质中含有单质铁。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证明黑褐色物质中有单质铁有多种方法,比如可以用磁铁吸引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 2. 已知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能与酸反应,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 , 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某学校化学研究小组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流程中,X的化学式是;由溶液B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蒸发、、过滤等操作。
    若通过置换反应由溶液B制备金属铜,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若选用下列物质与氧化铜反应制备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选用非金属单质:

    ②选用氧化物:

    工业上用焦炭在高温电炉中还原SiO3可得到含有少量杂质的Si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类型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专题训练卷(三)
  • 3.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高锟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他将获得今年物理学奖;博伊尔和史密斯发明了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将分享今年物理学奖。

    高锟1933年出生于上海,住在法租界。高锟教授的父亲是律师,家境还算富裕,住在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里,而三楼就成了高锟童年的实验室。起初,他对化学最有兴趣,尝试自制炸弹,用红磷粉和氯酸钾混合,加上水并调成糊状,再掺入湿泥内,搓成一颗颗弹丸,待风干之后扔下街头,果然发生爆炸。幸好没有伤及路人。

    从1863年开始,高锟就着手对玻璃纤维进行理论和实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并设想利用一种玻璃纤维传送激光脉冲以代替用金属电缆输出电脉冲的通信方法。1966年高锟教授发表了利用极高纯度的玻璃作为媒介,传送光波,作为通信之用的基础理论。

    用红磷粉(P)和氯酸钾混合,与物体撞击后发生爆炸,生成五氧化二磷与氯化钾,写山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是我们现在在数码相机中普遍应用的,它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主要元件,那么在CCD中能量是能转化为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专题训练卷(三)
  • 4. 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科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具体表达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某科学兴趣小引的同学设计了如图A、B两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装置则不能。否定B装置的理由是
    小明将B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C所示。此实验的现象是
    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专题训练卷(二)
  • 5. 近自来,全球变暖情况加剧,环境保护要从细处做起因此做科学实验也应提倡绿色环保。下图为某种“微型”实验装置,实验使用药晶的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用该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只消耗了0.66克10%的盐酸(密度为1.1克/厘米3)。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

    请计算实验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通常完成这个实验大约需要10%的盐酸毫升,这是微型实验中盐酸用量的多少倍?
    实验中的石灰水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微型塑料滴管”相当于乙图实验装置中的。(填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专题训练卷(二)
  • 6. 在已调平衡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同烧杯中各倒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足量的稀硫酸,分别在左、右两盘的烧杯中同时放人等质量的金属粉末X、Y。观察到从反应开始后至反应结束的过程中,托盘天平的指针首先开始偏向左边最后偏向了右边。则金属X、Y分别是(   )
    A: X:Al Y:Fe
    B: X:Fe Y:Mg
    C: X:Zn Y:Al
    D: X:Al Y:Mg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专题训练卷(二)
  • 7. 某工厂化验室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该产品中其它物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与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值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
    求这一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 8. 为了探究铁和硫酸锅溶液反应中量的关系。某兴趣小组做了五组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加入铁的质量/g

    硫酸铜溶液体积/mL

    生成铜的质量/g

    1

    1.12

    10.0

    1.28

    2

    x

    10.0

    2.56

    3

    3.36

    10.0

    3.84

    4

    4.48

    10.0

    4.98

    5

    5.60

    20.0

    y

    则表格中记录的x和y的数值应分别为(   )

    A: 2.24、4.98
    B: 2.24、6.40 
    C: 2.24、6.26 
    D: 3.36、5.12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模拟训练卷(二)
  • 9. 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克

    19.7

    8.7

    21.6

    0.4

    反应后质量/克

    待测

    17.4

    0

    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是9.7克
    C: 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D: 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模拟训练卷(二)
  • 10. 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些古诗词中常隐含科学知识,如于谦的《石灰吟》中就涉及到一些化学反应。“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写出诗句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①烈火焚烧若等闲:

    ②粉身碎骨全不怕:

    ③要留清白在人间:

    火力发电厂排放的废气中含二氧化硫气体,因此需要对废气进行处理。

    二氧化硫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硫酸型酸雨,写出形成硫酸的化学方程式。

    ②在废气排放烟道中喷洒氢氧化钠溶液能有效吸收二氧化硫气体,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实际上火力发电厂采用的吸引剂是廉价的石灰石粉浆,同时在反应容器中鼓入空气,这个反应对二氧化硫的吸收率达95%,同时还能得到石膏这种副产品,并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但铜能与浓硫酸反应,这主要利用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①浓硝酸也具有强氧化性,实验室常用铜与浓硝酸反应来制取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稀硝酸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但其氧化性要弱于浓硝酸,请推测钢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模拟训练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