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激活码
充值中心
登录
中学科学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制
生物
地理
历史与法制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生物
地理
手动组卷
智能组卷
试卷库
个人中心
我的下载
试题收藏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浙教版
华师大版
年级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下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下册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全部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综合说理题
解答题
难度
全部
简单
中等
困难
年份
全部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更早
1. 某种氯化钠固体中含有少量氯化钙和硫酸镁杂质,现通过下列方法除去杂质:
写出X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在③处加入过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蒸发加入了过量的稀盐酸,蒸发后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的原因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长江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评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2. 课外探究小组对实验教师提供的一包白色固体(可能是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和硝酸钠的一种或几种)进行了下面的实验,且每步实验中均加入足量的试剂。至充分反应,实验过程、现象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 )
A: 图中的X可以是氯化钡
B: 上述过程分析可知,该白色固体的合理组成只有一种情况
C: 由步骤③能得出一定没有碳酸钠
D: 上述实验无法确定硫酸钠是否存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长江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评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3. 现有盐酸和CaCl
2
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
2
CO
3
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
2
CO
3
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滴至ag时,溶液中反应为CaCl
2
+Na
2
CO
3
=2NaCl+CaCO
3
↓.
B: 滴至bg时,溶液中含HCl、NaCl两种溶质
C: 滴至cg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D: 滴至dg时,溶液呈中性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长江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评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4. 如图,某小组构建了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B、C、D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A、B、C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填一种物质化学式)。
能同时实现反应⑤和⑥的物质D可以是
,对应的反应⑥的实验现象为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长江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评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5. 小科在研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五个实验(A-E为装置代号)。
实验过程中有气泡产生的试管是
。(填装置代号)
实验时,某试管中出现了明显的实验现象,向该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据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的反应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五个实验完成后,小科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在上述五支反应后的试管中,抽取两支试管内的溶液进行混合,观察到先产生气体,后出现白色沉淀:将混合后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X,向滤液X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溶液不变色。则滤液X中,溶质可能为(除酚酞外)
。(选填字母代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6. 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X是稀盐酸,a可能是紫色石荔试液
B: 若X是稀盐酸,b可能是氧化物
C: 若X是稀硫酸,c不可能是单质
D: 若X是稀硫酸,d不一定是碱类物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7. 在学习硫酸化学性质时,某科学兴趣小组用氢氧化钠、碳酸钠、镁条和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进行实验。请回答:
稀硫酸加入到装有镁条的试管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稀硫酸加入到装有物质A的试管中并微微加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则物质A是
;
为确定试管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成分,只要取适量该溶液,滴加
,就能根据产生的现象推断出溶质的成分;
将试管①②中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充分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所有可能组成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初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8. 烧绿叶蔬菜时,经常会出现绿色变褐色,其主要原因是叶绿素生成暗褐色的脱镁叶绿素,叶绿素虽然比较稳定,但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分子的中心镁原子更容易取代,生成脱镁叶绿素,某些盐(如氯化钙、氯化镁)的加入可以部分抑制叶绿素变色。
叶绿素的化学式C
35
H
74
O
5
N
4
Mg,叶绿素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烧绿叶蔬菜时,为防止变色应尽量不用
;(填字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七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检测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9. 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小明同学将适量Ba(OH)
2
溶液置于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如图1),往其中持续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2所示。请判断甲乙两条曲线变化中哪条符合上述实验过程并作出合理解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海山教育联盟”期中试卷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0. 下列关于H
2
SO
4
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 与NaOH发生酸性反应
C: 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 与Mg反应放出氢气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海山教育联盟”期中试卷试卷
解析
收藏
试题篮
1...
<<
12924
12925
12926
12927
12928
12929
>>
13063
0
/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