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B: 根、茎、叶内的导管是连通的
    C: 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
    D: 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八上科学单元同步训练卷二十三(水、无机盐在植物体中的代谢)
  • 2.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到散失水分的过程是(  )

    A: 筛管→根毛细胞→气孔→空气
    B: 导管→根毛细胞→气孔→空气
    C: 根毛细胞→筛管→气孔→空气
    D: 根毛细胞→导管→气孔→空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 3. 植物体吸收水分到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主要经过四步:

    ①根吸收水分;

    ②通过气孔散发到空气中;

    ③通过导管输送到叶;

    ④水分化为水蒸气。

    其正确的顺序应该为(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③②④
    D: ①④③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 4. 根将水分吸收到体内的顺序是(  )

    ①导管   ②土壤溶液   ③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各层细胞    ④根毛细胞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②③④①
    D: ③②④①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 5. 水分从土壤溶液中进入植物体,再由植物体返回大自然的途径可以表示为(  )

    A: 土壤中的水分→植物细胞→筛管→气孔→大自然
    B: 土壤中的水分→植物细胞→导管→气孔→大自然
    C: 土壤中的水分→导管→植物细胞→气孔→大自然
    D: 土壤中的水分→筛管→植物细胞→气孔→大自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 6. 金华地区有很多的旅游胜地,如华溪森林公园、兰溪白露山、源东十里桃花坞等,最近桃花坞景区游人如织.关于桃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桃树体内水分输送的方向:叶→茎→根
    B: 桃子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
    C: 桃树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D: 桃子甜美的汁液来自细胞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 7. 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运输的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A: 根毛、导管、气孔
    B: 气孔、根毛、导管
    C: 根毛、气孔、导管
    D: 表皮、叶脉、气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土壤中的水到达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顺序是(  )
    ①根的导管②根毛③茎、叶内的导管④叶肉细胞

    A: ①③②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人类对水分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材料1: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认为水是由氢、氧元素的各一个原子构成的“HO原子”。

    材料2: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认为分子包括同种原子结合而成的“简单原子”和不同原子结合而成的“复杂原子”,并提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观点。

    材料3:1833年,戈丹根据定量测算的结果绘制了氢氧结合变成水分子的“体积图”(如图)。而后,“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观点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水分子(H2O)属于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原子”(选填“简单”或“复杂”)。
    请将如图方框中“?”处补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衢州市2022年中考科学试卷
  • 10. 2022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园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O2),则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差别最大的是(    )
    A: 质子数
    B: 电子数
    C: 含氧原子个数
    D: 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终学业评价调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