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某科学小组利用氨水(即氨气溶于水中)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的原理,设计如图实验以探究“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实验Ⅰ:在盛有少量燕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液,没有颜色变化,再向其中滴加无色透明浓氨水。溶液颜色变为红色,由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有
    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A中的现象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照实验。仅凭实验Ⅲ能验证“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吗?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4.1物质的构成
  • 2. 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思考问题,下列对微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水汽化后气体积变大——分子间空隙增大
    B: 瘪了的乒乓球在热水中会复原——分子的体积变大
    C: 氧化汞受热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第6章 物质的构成 单元试卷
  • 3. 在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时,小丽做了如下实验:
    向烧杯A中注入约5mL浓氨水,烧杯B中盛有约20mL酚酞试液,用一个洁净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所示,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实验可得到有关分子的一条性质是

    _x0000_i1040

    【提出问题】 烧杯B中酚酞试液为什么变红?

    假设:①小丽认为可能是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溶解在酚酞试液中,与水反应生成了的物质使酚酞变红;②小军认为可能是水分子使酚酞变红;③我认为还可能是

    【设计实验】 小丽和小军的假设都有可能,小涛同学用无色酚酞试液将白色滤纸浸润,干燥后做成三朵白色小花,然后按下列图示进行实验,在(Ⅰ)、(Ⅱ)、(Ⅲ)中分别观察到变色和不变色的两种现象。

    小涛同学认为,若(填序号)中的白色小花变色,则证明小丽的假设成立。

    _x0000_i1041

    【交流与反思】 小丽同学对小涛的实验方案也提出了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证明“氨气和水反应生成的物质使白色小花变色”,其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第6章 物质的构成 单元试卷
  • 4. 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单原子层石墨,它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碳原子被紧密固定,没有空隙
    B: 可做散热材料
    C: 可做新型电池的电极
    D: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6.5固态物质(第2课时)
  • 5. 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性质也完全相同
    B: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 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D: 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混合前二者体积之和,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空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6.5固态物质(第2课时)
  • 6. 物理学家发现将C60加压到一定程度,可以制造出一种可使钻石凹陷的“超硬”的新型碳材料。关于这种新型的碳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 构成该新型材料的微粒与构成C60的微粒相同
    B: “超硬”是该材料的化学性质
    C: 构成的微粒不再运动
    D: 和C60的性质完全相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6.5固态物质(第2课时)
  • 7.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地很软

    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B

    冬天戴眼镜进入室内,眼镜片出现水雾

    眼镜温度低,分子运动减慢,水蒸气液化

    C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D

    刑侦人员牵着警犬寻找犯罪分子下落

    分子不断运动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6.5固态物质(第2课时)
  • 8. 有关热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B: 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热量的物体温度升高
    C: 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做功冲程的功能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温度低于0℃的室外,仍有水蒸气存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第7章 专题突破练——内能
  • 9. 水煎包是东营特色名吃,其特色在于兼得水煮油煎之妙,色泽金黄,一面焦脆,三面软嫩,皮薄馅大,香而不腻。在水煎包的制作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煎包“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②水煎包能被煎成金黄色,是因为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③木柴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④往热锅内倒入水会产生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第7章 内能 单元试卷
  • 10. 母亲节,小秦为妈妈煮了一锅热气腾腾的面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面条入锅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 煮面条时,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面条的内能
    C: 闻到了面条的香味,表明扩散只在气体中发生
    D: 面条没有粘到一起,表明分子间有斥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第7章 内能 单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