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关于分子,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 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7.1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
  • 2.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
    B: 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C: 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D: 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7.1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
  • 3. 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B: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但没有引力
    C: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D: 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7.1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
  • 4. “模拟实验”是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实验不属于该方法的是(   )
    A: 研究泥石流成因实验
    B: 研究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实验
    C: 研究地球板块碰撞实验
    D: 研究分子有间隔实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瑞安市六校联盟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初学业检测试卷
  • 5. 七月高温天气,多地启用喷雾降温除尘车,能有效的减少空气中的尘埃,也能有效的降温。请结合所学的科学知识分析喷雾降温的原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瑞安市六校联盟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初学业检测试卷
  • 6. 生活中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
    B: 向一杯清水中滴几滴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水沸腾时可以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同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酒精和水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6.1构成物质的微粒(第2课时)
  • 7. 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 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C: 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D: 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6.1构成物质的微粒(第2课时)
  • 8.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酒精挥发

    分子消失了

    B

    矿石可以被粉碎

    分子可以再分

    C

    氧气(O2)可供人呼吸,臭氧(O3)有毒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D

    电解水

    此过程中分子、原子本身都发生了改变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6.1构成物质的微粒(第2课时)
  • 9. 下列现象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水汽化后体积变大——分子间空隙增大
    B: 水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 物体会热胀冷缩——分子的体积发生改变
    D: 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6.1构成物质的微粒(第2课时)
  • 10.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空隙变大
    B: 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 氢气和液态氢都可作燃料,是因为相同分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烟的分子很轻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6.1构成物质的微粒(第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