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为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博往盛有一定量清水的烧杯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如图甲),将其倒入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迅速用橡皮膜平铺在集气瓶口并用细绳绑紧后,充分振荡。
    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应为图丙中的。(填序号)
    在甲图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一段时间后,整杯清水变成紫色。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
    实验乙中,小博观察到的现象有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二次学业调研试卷
  • 2. 开展反思和质疑对学习十分重要。在研究分子间是否有间隙时,教材安排了酒精和水混合的实验(如图),实验后有同学提出了疑问。

    实验中要先往细玻璃管内加水再加酒精,这是为什么? 
    有同学认为两者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实验操作时,用手指堵住管口,导致一部分水粘在手指上了,使得总体积减小,请你设计实验加以验证(简要地写出实验方案)。
    为了进一步理解分子之间有间隙,教材还安排了模拟实验:在量筒中先倒入黄豆,再倒入芝麻。先记下黄豆和芝麻的总体积,再充分混合后记下总体积,比较前后总体积的差异。这样的操作,你认为是否合理?如认为合理的,请说明理由;如认为不合理的,请写出更合理的方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2020年九年级文理联赛科学试卷
  • 3. 空气质量指数的播报使我们对雾霾有了更多的了解。下面是小金同学对雾霾现象的理解,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
    A: 若使用氢能源取代燃油汽车,不会造成雾霾
    B: 霾的本质是大量灰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C: 霾被人体吸入后经过肺泡进入血液,最先到达人体的右心房
    D: 雾是汽化现象引起的,汽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2020年中考科学复习卷(一)
  • 4. 在科学研究和学习中,常常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直接实验和测量,要创造条件进行模拟实验。下列有四个来自教材的实验,不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


    A: 甲米勒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实验
    B: 乙研究植被能保持水土进行的植被护坡实验
    C: 丙研究分子之间有空隙进行的酒精和水混合的实验
    D: 丁研究星系运动特点进行的气球充气实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2020中考科学模拟预测卷(二)
  • 5. 生活中有很多“粘”的现象,这些现象都能用科学知识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手拿冰箱里的冰冻虾,虾会“粘”到手上,是因为液体发生了凝固
    B: 吸盘“粘”在厨房里的瓷砖墙面上,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C: 摩擦过的塑料尺“粘”起纸屑,是因为静电产生引力
    D: 两块锉平后的铅块压住,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无斥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天台县2020年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考试模拟测试卷(二)
  •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
    B: 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小分子
    C: 把一块铜块锉成极细的铜屑就是铜分子
    D: 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天台县赤城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3月第一次线上阶段统练试卷
  • 7. 《舌尖上的中国》聚焦了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

    A: 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 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 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 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 8. 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 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条件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几位同学设想了四种M内分子变化示意图,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二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卷
  • 9. 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
    A: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B: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D: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长兴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 10. 下图是《物质的构成》一课中的四个重要实验,下面关于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集气瓶水平放置可排除地心引力对实验的干扰
    B: 图乙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实验时将装置上下倒立几次,可加快酒精与水的混合
    C: 图丙中两杯水温度不同,红墨水扩散的速度也不同,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 图丁和图乙实验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都相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