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种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说明甲醛分子在做运动,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填“加剧”或“减缓”)。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4.1 物质的构成 同步练习
  • 2. 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
    B: 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
    C: 排放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
    D: 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4.1 物质的构成 同步练习
  • 3. 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 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C: 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D: 在太空中,扩散现象将消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4.1 物质的构成 同步练习
  • 4. 我们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可以防止人们被动吸食“二手烟”,“二手烟”被吸食的主要原因是烟的(  )
    A: 分子很小
    B: 分子之间有间隙
    C: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分子由原子构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4.1 物质的构成 同步练习
  • 5. 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紧压,两个铅柱结合了起来,在下面吊挂一个重物,它们仍没有分开,如图所示,该实验说明了(  )

    A: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分子间存在间隙
    D: 分子无规则运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4.1 物质的构成 同步练习
  • 6. 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纳米)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 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4.1 物质的构成 同步练习
  • 7. 空气可以被压缩,是由于。而如右图所示,利用针筒抽取半筒水,用食指按住针筒嘴,然后用力推入活塞,看到不能将水压缩,这是由于所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4.1 物质的构成 同步练习
  • 8. 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 ℃的热水,另一杯是5 ℃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
    该实验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有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4.1 物质的构成 同步练习
  •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
    B: 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小分子
    C: 把一块铜块锉成极细的铜屑就是铜分子
    D: 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4.1 物质的构成 同步练习
  • 10.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  )
    A: 分子间隔增大
    B: 分子个数增多
    C: 分子质量增大
    D: 分子体积增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4.1 物质的构成 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