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物体之间都能“粘”在一起,其中是由物态变化引起的是(    )
    A: 经过挤压的铅块粘在一起
    B: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粘住泡沫小球
    C: 两块条形磁铁靠近
    D: 用湿纸巾粘住粘在一起冷冻室内的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乐清育英学校初中分校(实验B班)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到九年级下第2章)
  • 2. 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 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 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 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 3. 小明同学学了八年级科学上册的有关内容后,给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有错误的是(    )
    A: 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对很多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B: 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筒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
    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快,所以温度高,物质溶解快
    D: 玻璃是绝缘体,但玻璃被烧红时会导电,这时它还是绝缘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坦头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学情调研试卷
  • 4. 《舌尖上的中国2》中推出了扬州烫干丝:大白干切成细丝,反复洗烫,去尽豆腥味,浇上精制卤汁及芝麻油,佐以姜丝、虾米而成.下列有关烫干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大白干切成细丝,构成物质的微粒没有发生改变
    B: 切成细丝的干丝“藕断丝连”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C: 烫干丝香味四射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 烫干丝的温度越高越能入味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阶段考(三)试卷
  • 5. 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授课时,将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抽出后,制作成一个水膜,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如图甲所示,这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的水球内注入少量红色液体,水球变成一个“红宝石”,如图乙所示,这表明分子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阶段考(三)试卷
  • 6. 图中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阶段考(三)试卷
  • 7. 关于黄豆和芝麻混合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B: 该实验证明黄豆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 该实验说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体积在大小上是不一样的
    D: 该实验是用来模拟两种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空隙,混合后体积小于各体积之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阶段考(三)试卷
  • 8. 下列实验中,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变红

    CO2具有酸的性质

    B

    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振荡

    总体积变小

    分子之间有空隙

    C

    稀H2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

    H2SO4和NaOH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

    冷却CuSO4热饱和溶液

    有晶体析出

    CuSO4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
  • 9. 下列对课本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实验能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能说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黄豆与芝麻混合的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D: 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乐清育英学校初中分校(实验A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 10毫升酒精和10毫升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毫升,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
    D: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单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