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扫地时可以看到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 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比冷水快,说明温度越高,液体扩散越快
    C: 铅笔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斥力
    D: 黄豆与芝麻混合,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2. 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 二氧化氮> 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图放置方法最不合理
    B: 乙图放置方法最不合理
    C: 丙图放置方法最不合理
    D: 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经济开发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3. 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无间隙
    B: 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C: “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经济开发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4. 学习了《物质的构成》后,小应设计以下实验;将染成红色的水和酒精先后倒入量筒之中,并密封。静置一段时间后,记录整个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体积和所需的时间。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酒精和水温度(℃)

    酒精

    水(红色)

    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总体积(毫升)

    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所需的时间

    体积(毫升)

    质理(克)

    体积(毫升)

    质量(克)

    A组

    10

    62.5

    50

    50

    50

    110

    较长

    B组

    40

    62.5

    50

    50

    50

    110

    较短

    水和酒精都是由极微小的微粒构成,构成水的微粒是
    请对该实验中出现的混合液体积变小及两组实验时间上有差异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经济开发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5. 科学研究中,严密的实验设计是获得正确结论的前提。液体扩散实验中用注射器慢慢将红墨水注入两杯水(选填“底部”或“上部”),与此目的相同,在气体扩散实验中,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的玻璃瓶不应该按照图(  选填“甲”“乙”或“丙”)放置。(提示: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6.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事实与证据,进而通过认真思考与推理得到科学结论。

    如图一: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对其加热。在加热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比较来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
    如图二:用橡皮帽将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封闭一部分空气。用力向内推动活塞到一定程度,再难推动,实验现象说明分子之间
    如图三,在甲、乙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大小相等的水和酒精,置于同一环境中,观察到酒精先消失,该实验说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7.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A: 分子的体积很小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间有力
    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坦头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
  • 8. 将水和酒精混合后在一起得到的混合液的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在针筒内充满水,将针筒口堵住,用手推压活塞,水的体积几乎没有变小。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坦头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学情调研考试试卷
  • 9. 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二氧化氮(NO2)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 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 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
    D: 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份独立作业试卷
  • 10. 小明走进正在使用电蚊香的房间,闻到一股特殊的香味,这是现象;如图所示,把两块表面刮净的铅压紧,它们能结合在一起,甚至还能吊起一个大钩码,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选填“引力”或“斥力”)。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