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跟物质自身的特性有关,小明选取了水和煤油进行实验,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的煤油和水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开始加热,并适时记录两者的温度(记录结果如下表),试分析。

    实验时为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方法有:

    方法一:可以在加热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

    方法二:

    从表中可得出的结论是: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5分钟后,煤油升高的温度高,煤油的比热容比水(选填“大”或“小”)一些;
    为了缩短实验时间,使效果更加显著,下列改进措施合理的是

    A.将两个烧杯均盖上相同的盖子      B.将装置移到通风良好处进行

    C.减少水和煤油的质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2. 水的比热容大,这种特性使它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中不属于利用这种特性的是(   )
    A: 晚上向秧田里灌水
    B: 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
    C: 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
    D: 冬天让热水流过散热器来取暖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 3. 某同学为了比较家中某品牌的牛奶和豆浆吸热本领的大小,做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牛奶和豆浆,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

    加热时间(分)

    0

    2

    4

    6

    8

    10

    温度(℃)

    牛奶

    20

    25

    30

    35

    40

    45

    豆浆

    20

    30

    40

    50

    60

    70

    除了天平,该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由表中数据可知:牛奶和豆浆升高相同的温度,豆浆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牛奶吸收的热量。
    该同学利用实验数据大致描绘出豆浆和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表示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
  • 4. 某小组用相同的酒精灯在做“比较水与砂石吸收热量时的温度变化”实验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应该控制水和砂石的质量相同
    B: 物质的温度升高的快,说明其比热大
    C: 加热时间相同,说明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基本相同
    D: 要使水和砂石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加热的时间更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统一考试试卷
  • 5. 从比热容表中可知,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用规格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用相同热源同时对两试管均匀加热,实验后,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其中能正确反映该实验情况的图象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6. 小明在探究“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大”时,将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如图甲、乙),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沙子和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丁),请回答:
    分析图像可知:丙、丁中表示沙子的图像是;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沙子吸收的热量(填“大于”或“小于”)水吸收的热量;
    下列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

    B.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重会变咸

    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

    D.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7. 为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某小组作了如下图甲的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

    实验组别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200

    25

    40

    13.5

    煤油

    200

    25

    40

    6.5

    2

    200

    25

    40

    12

    煤油

    200

    25

    40

    5.5

    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应在烧杯底部垫,以防止受热不均匀导致烧杯底部炸裂。
    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来判断的。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经济开发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8. 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kg·℃)

    4.2×103

    水银

    0.14×103

    酒精

    2.4×103

    砂石

    0.92×103

    煤油

    2.1×103

    0.88×103

    2.1×103

    0.39×103

    A: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北方冬天取暖室内暖气管内装的是流动的热水
    B: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温度低
    C: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
    D: 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物质的比热容不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9. 小明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表格中除时间和温度栏目外还缺少一个应记录的栏目是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像,得出冰熔化特点是;根据图象分析,该物质在AB阶段时的比热容在CD阶段时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34-36题)浙江省绍兴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份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 10. 现有甲、乙、丙三种初温度相同的液体,其中甲.乙为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乙.丙为质量不等的同种液体.若对这三种液体分别加热,则可根据它们吸收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在温度一热量图象上分别画出对应的三点甲、乙、丙,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得出下列结论:①丙的比热比甲的比热大.②丙的比热比甲的比热小.③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大.④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小.这些结论中正确的是(   )

    _x0000_i1035

    A: 只有①正确
    B: 只有②正确
    C: 只有①.④正确
    D: 只有②.③正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34-36缺失)浙江省绍兴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份教学质量调研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