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为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开展了有关实验。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对初温不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进行加热(不考虑热量的散失),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请依据表中实验数据在答题卷上绘制出图像。
    实验中,同学们是通过比较来判断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的。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选填“甲”或“乙”)物质的吸热能力更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2. 为什么我国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试通过原理分析其成因。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1-2)
  • 3.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到A、C 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 A 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 处沿海降水多
    B: A 处在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 处在海边,海水对气温有调节作用
    C: A 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 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 A 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 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1-2)
  • 4. 产生“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空气对流;二是城市水面小,水的蒸发吸热(填“多”或“少”);三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四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和二氧化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单元试卷
  • 5. 汽车的正常运行除了要加油外,还需要加水。水作为冷却剂有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水具有(  )
    A: 较低的凝固点
    B: 较大的比热
    C: 较小的密度
    D: 较高的沸点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单元试卷
  • 6.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
    B: 只要温度升高相同,比热容小的物体一定比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少
    C: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的比热容大
    D: 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的比热容大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章末复习
  • 7. 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时,同学们向烧杯中倒入水,通过水给试管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试管中冰(或水)受热
    测量的实验数据如下,他们发现:冰和水升温快慢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它们的不同。

    加热时间/分钟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物体温度/℃

    -6

    -4

    -2

    0

    0

    0

    0

    1

    2

    3

    小军同学提出:如果一直加热下去,试管中的水会沸腾吗?说说你的看法,并说明其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 章末复习
  • 8. 下列关于“热与能”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吸热过程中,其温度一定升高
    B: 在搓手取暖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水常被用作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 铁块在煅烧过程中,其内能从零开始增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第三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单元试卷
  • 9. 甘肃鸣沙山月牙泉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被称为天下沙漠第一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月牙泉风景区的植被是一个种群
    B: 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鸣沙山昼夜温差较大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 月牙泉地形的形成是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2018年中考科学试卷
  • 10. 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    )

    A: 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B: 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
    C: 太阳辐射导效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
    D: 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2018年中考科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