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炎炎夏日,考场如火,细心的监考老师轻轻地地教室地面上洒了些水,不一会儿,考生们就有凉爽、舒适的感觉。对于这一现象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利用了水的蒸发、吸收热量
    B: 利用了水的沸腾、吸收热量
    C: 利用了水的汽化,放出热量
    D: 利用了水的液化,吸收热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阶段考(三)试卷
  • 2. 关于蒸发和沸腾两者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而只能在一定温度下沸腾
    B: 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而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
    C: 液体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热
    D: 蒸发和沸腾时,如果不加热都不会继续进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阶段考(三)试卷
  • 3. 观察自然现象,通过实验研究揭示其原理,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的现象、原理与应用之间不对应的(   )

    选项

    A

    B

    C

    D

    现象

    高山上,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

    刮风时,窗帘向外飘

    晾在通风处的衣服干得快

    煮熟的汤圆浮在水面上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气压与流速的关系

    影响蒸发快慢

    物体的浮沉条件

    应用

    高压锅

    飞机

    吸尘器

    轮船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温岭市泽国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4. 如图,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甲的玻璃泡上包着湿棉花,乙是干燥的,我们发现(填“甲”或“乙”)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空气中水汽的含量越少,水的蒸发就越快,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就越,有一种干湿球湿度计就是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可以用来显示空气中的湿度。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对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小明认为是由于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温度很高,而小红则认为是由于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那么,(填空“小明”或“小红”)的看法是对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台州市天台县赤城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 5. 如图所示,在玻璃瓶甲中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其位置,在1标准大气压下,对水槽内的水加热到沸腾时 (        )

    A: 甲瓶内水温达到100 ℃,乙瓶内水温达不到100 ℃
    B: 甲瓶内的水沸腾,乙瓶内的水不沸腾
    C: 甲瓶内的水不沸腾,乙瓶内的水沸腾
    D: 甲、乙瓶中的水都不会沸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2018-2019学年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卷(1.1-3.2)
  • 6. 下列方法中不能证明空气中有水汽的是(      )
    A: 打开空调时会从空调中涌出雾汽
    B: 寒冷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教室,感到镜片模糊不清
    C: 用水壶烧开水,离壶口稍远处有水雾
    D: 炎热的夏天,人从空调房中走到外面时,皮肤上会有潮湿的感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学力能力检测试卷(1-2)
  • 7. 初秋的早晨,在上学的路上常可见到路边的花草树叶上布满了晶莹的露珠,主要原因是是(  )
    A: 晚上气温下降,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增多,水蒸气液化形成
    B: 晚上气温下降,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大,水蒸气凝结形成
    C: 晚上气温下降,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大,水蒸气凝固而成
    D: 晚上气温下降,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小,水蒸气液化而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测试试卷(1-2)
  • 8. 如图所示,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  )

    A: 槽内甲、乙瓶内水温都不能达到100℃
    B: 甲瓶内水沸腾,乙瓶内水不沸腾
    C: 甲瓶内水不沸腾,乙瓶内水沸腾
    D: 甲、乙瓶中水都不沸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测试试卷(1-2)
  • 9. 小明同学观察到在乡间道路边,铺着长长的金黄色的“地毯”---人们在勤劳地铺晒着刚收割的稻谷,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呢?同学们问老师,老师笑着在小明的两只手的手心里各滴了一滴“尖叫”饮料,其中一滴抹开,过了一些时间,被抹开的饮料很快变干了,大家恍然大悟。请问在这个实验中,研究影响水稻晒制过程的哪个因素(   )
    A: 阳光
    B: 空气
    C: 表面积
    D: 温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台州市三门县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卷(到第3章第2节结束)
  • 10. 如图所示,试管a内装有水,浸入装有水的烧杯b内,用酒精灯加热,设环境气压是1标准大气压,那么能使试管a内水沸腾的正确做法是(     )

    A: 延长加热时间
    B: 换用火焰更旺的酒精喷灯
    C: 用塞子将试管a的口塞紧
    D: 用环形塞子将试管与烧杯间的部分塞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城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