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班马身上的条纹非常醒目,如图甲所示,条纹有什么作用呢?科学家提出以下假说:

    ①防虫说:条纹能驱虻科昆虫(如舌蝇)。

    ②防猎杀说:条纹能混淆捕食者的视觉从而逃避天敌。

    ⑤条形码说:斑马可以通过条纹识别出彼此。

    科学家进行了以下实验:挑选一批全白色的 马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分别套上材质相同的黑外套、白外套和条纹外套,如图乙所示。放养在同一环境中,分别记录30分钟内降落到各组马外套上的舌蝇数量,并绘制图像如图丙所示。

    该实验基于的假说是
    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干扰,对所选白马的要求是
    实验结果能否为该实验所基于的假说提供证据?请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2022年中考科学试卷
  • 2. 有一天,小华看见妈妈在腌制萝卜条,其过程是:将洗净的萝卜切成条,放在盛有少量凉开水的玻璃罐里,撒上一些食盐,一段时间后,就制成了清脆可口的腌萝卜条。小华发现玻璃罐里的萝卜条变小了,水却变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华作出假设并进行实验求证。
    假设:
    主要实验步骤:在两片载玻片上分别滴加0.9%和2%的氯化钠溶液,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并涂抹在溶液中,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隔一段时间后再次观察。

    实验现象如图1和图2所示:

    通过查阅资料获知,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溶液中,也会出现类似图2的现象。上述事实支持了小华所作出的假设。

    思考:

    ①小华在低倍镜的视野中观察到某上皮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若要在高倍镜下继续观察该细胞,必须在载物台上将临时装片向移动。

    ②根据图1的实验现象,小华明白了平时做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用0.9%的氯化钠溶液,并将它称之为生理盐水的原因,这是因为0.9%的氯化钠溶液能使口腔上皮细胞

    ③根据上述探究,你认为在给植物施肥时,应注意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2022年中考科学试卷
  • 3. 我们常用乙醇溶液进行杀菌消毒。那么乙醇溶液的浓度(体积分数)越高,杀菌消毒效果就越好吗?对此,某科研机构曾做过下列探究。

    【实验步骤】

    ①取10片无菌载玻片,均匀涂抹上等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悬液;

    ②待干燥后,向9片载玻片分别滴加相同体积的不同浓度乙醇溶液,另外1片滴加相同体积的无菌蒸馏水;

    ③10min后, 测各载玻片上活菌量。测得的活菌量计作n,其中无菌蒸馏水试验组的活菌量计作no

    ④实验重复3次;

    ⑤用牛痘病毒替换金黄色葡萄球菌,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

    【数据处理】

    利用得到的实验数据计算相应的 ,并取平均值。以 的平均值来表示乙醇溶液的杀菌消毒效果。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结论】

    由实验可知:针对实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牛痘病毒,当乙醇溶液的浓度超过80%时,杀菌消毒的效果随乙醇溶液浓度的增大而

    【实验反思】

    科研人员发现该实验中60%~80%的乙醇溶液杀菌消毒效果较好。为证明其是否具有普适性,下一步的实验思路是:选取更多种类的,设置更多浓度梯度的乙醇溶液,多次重复实验,计算相应的n,并取平均值,进行对比。

    研究表明:70%~75%的乙醇溶液杀菌消毒效果最好。

    【实际应用】在新冠疫情期间,常使用乙醇溶液进行杀菌消毒。根据上述结果,并结合乙醇的性质,下列使用方法合理的是

    A.无水乙醇按需求稀释后再用来杀菌消毒

    B.使用乙醇溶液杀菌消毒时要避免明火,远离高温物体

    C.可用适宜浓度的乙醇溶液对快递包装盒的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2022年中考科学试卷
  • 4. 雨滴落在裸露的土壤上,使部分土粒飞溅而造成侵蚀。若雨滴落在草本植物上,经叶片遮挡,在叶片上短暂停留后沿叶片滴落,该过程会改变落地雨滴的直径等因素而改变落地时的动能,从而改变对土壤的侵蚀程度。

    某科研小组为研究草本植物的茎高和叶片面积大小对雨滴经叶片遮挡后直径的影响,取茎高和叶片面积不同的植株,按如图装置进行9组实验:

    ①     取茎高为10厘米、叶片面积为16厘米2的植株放入装置,雨滴下落经植株叶片遮挡后洒落在底盘上,按一定方法测得经叶片遮挡后雨滴平均直径。

    ②     换用其它植株,重复上述实验,记录并整理数据如表。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叶片平均面积(厘米2

    1.6

    3.2

    4.7

    茎高(厘米)

    10

    20

    30

    10

    20

    30

    10

    20

    30

    经叶片遮挡后雨滴平均直径(毫米)

    2.38

    2.48

    2.55

    2.55

    2.67

    2.72

    2.65

    2.76

    2.82

    将茎高为10厘米的植株换成20厘米的植株进行实验时,应如何调节升降杆高度?
    分析表中数据,判断经植株叶片遮挡后的雨滴平均直径受哪个因素影响更大,并在上表9组中选择3组(用组别序号表示)作为证据。
    结合实验结果和能量知识,解释“草本植物茎高越小、叶片面积越小,雨滴经其遮挡后对土壤的侵蚀程度也越小”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2年中考科学试卷
  • 5. 在学习了“泌尿系统”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肾单位模型”,以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

    “肾单位模型”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能模拟肾小球中不同成分的滤过作用,效果明显

    能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但效果不明显

    不能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某同学利用橡皮管、漏斗、水、相同的塑料颗粒、注射器等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

    用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写出其中一种成分。
    若该模型能模拟肾单位功能,则形成的“尿液”将从部位中流出。(选填图中序号)
    根据评价表,该模型“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待改进”。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2年中考科学试卷
  • 6. 在“制作生态瓶”的实践活动中,科学实践小组发现不同生态瓶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瓶内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同。他们想:当生态瓶中的水及水草数量一定时,动物的种类与数量怎样投放才能使生态瓶更稳定?于是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

    可供选择的器材:容积为3升的透明塑料瓶、凡土林、新鲜河水、蒸馏水、水草、大小相近的健壮小金鱼和小田鱼各若干等。

    老师建议:①瓶中水为容积的2/3,每瓶中投放植物3株、鱼不超过3条;

    ②先探究鱼的数量对生态瓶稳定性的影响,再探究不同种类鱼的配比对生态瓶稳定性的影响。

    实验中选择的塑料瓶是透明的,其目的是
    选择合适的器材,写出本实验的步骤。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2年中考科学试卷
  • 7. 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

    实验条件

    检测项目  

         

         

    水分蒸腾量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N元素/X/Y/……

    较强的光照

    m1

    n1

    较弱的光照

    m2

    n2

    为了确保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中的X、Y等应为
    [数据处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应按下列___________方式处理。
    [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反思]

    ①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水分蒸腾量,但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来进行实验;

    ②兴趣小组通过探究后虽然否定了他们在开始时提出的假设,但对于他们的这次探究活动仍有价值。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二中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6月质量检测试卷
  • 8. 通过测定水、无机盐的不同含量对植物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一和表二。(表一)土壤水分含量对生长 17 天的玉米苗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的影响

    土壤含水量(%)

    地上部分鲜重A(克)

    根鲜重 B(克)

    根/冠(B/A)

    15

    20

    30

    2.4

    3.4

    3.5

    4.9

    5.2

    4.8

    2.1

    1.5

    1.2

    (表二)N 和P 的供应量对胡萝卜根与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单位:克)

    元素量

    总鲜重

    地上部分(A)

    根重(B)

    根/冠(B/A)

    根部总糖量(%)

    低N 量中N 量

    高N 量

    38.50

    71.14

    82.45

    7.46

    20.64

    27.50

    31.04

    50.50

    54.95

    4.16

    2.45

    2.50

    6.01

    5.36

    5.23

    低P 量中P 量

    高P 量

    55.0

    80.2

    89.3

    17.2

    19.8

    18.7

    37.8

    60.4

    70.6

    2.19

    3.05

    3.78

    5.09

    5.67

    5.99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据表(一)可知,如果土壤水分供应多时,就有利于玉米生长。(填“根系”或“地上部分”)
    据表( 二 )可推知 , 为提高胡萝卜的口感( 总 糖 量 ) 应如何合理施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二中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6月质量检测试卷
  • 9. 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项目学习小组决定开展探究香烟烟雾危害性活动,取得实证后便于开展“无烟日”宣传。

    【实验材料及用具】:同种健康的四龄及五龄家蚕、气体收集装置(如图1)、饲养盒(19cm×12.5cm×7.5cm)(注:四龄、五龄家蚕是指分别蜕皮过3次和4次的家蚕。)

    【实验过程】

    Ⅰ.设置对照实验

    设置A、B两大组,每大组四龄、五龄家蚕各30只,平均分成3个小组,A大组的3个家蚕饲养盒中分别注入120毫升空气,B大组的3个家蚕饲养盒中分别注入120毫升含有香烟烟雾的空气(如图2),密封观察20分钟。

    Ⅱ.收集事实与证据

    注入气体后观察家蚕变化:A大组的家蚕没有出现明显异常变化;B大组的绝大部分家蚕先是烦躁不安,然后胸部膨大,头胸昂起向后弯曲,随后吐出大量绿色或褐色的液体……,最后收集数据如表所示。

    结合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家蚕属于昆虫发育过程的阶段(选填“幼虫期”或“成虫期”);
    该实验设置的对照组是组;(选填“A”或“B”);
    该实验中哪些设置可以减小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写出一点即可);
    有同学只根据表中五龄家蚕的死亡率都为0%得出“香烟烟雾对五龄家蚕没有危害”的结论,你认为该结论合理吗?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组别

    虫龄(只数)

    死亡只数

    死亡率

    平均死亡率

    A

    1

    0

    0%

    四龄0%

    五龄0%

    0

    0%

    2

    0

    0%

    0

    0%

    3

    0

    0%

    0

    0%

    B

    1

    4

    40%

    四龄33.3%

    五龄0%

    0

    0%

    2

    3

    30%

    0

    0%

    3

    3

    30%

    0

    0%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2022年中考科学试卷
  • 10. 细菌的抗药性是困扰医药界的难题。细菌的抗药性是原已存在的,还是抗生素使用后诱导出来的?为此研究人员开展了“青霉素对细菌抗药性选择的研究”。

    [实验方案]

    I.菌落培养: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在普通培养基A上,如图甲所示。

    II.原位接种:将灭菌绒布在培养基A上按一下,使绒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再按到含有青霉素的系列培养基B(B1~B3)上,完成菌落的接种(使细菌在培养基B上的位置和菌落在培养基A上的位置一一对应),如图乙所示。

    实验所用绒布需要灭菌,其目的是
    实验所用培养基A和B的成分差别是
    [预期结果]一段时间后,如果B系列培养基上没有细菌长出,说明接种的这些菌落都没有抗药性。如果B系列培养基上都有部分菌落长出,且它们的数目和位置都是一样的(如图丙所示),则说明这些菌落对青霉素已具有
    [验证推理]根据B系列培养基上长出的这些菌落位置,找到培养基A上的原对应位置,然后取这些菌落转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C上。若这些菌落都能生长,则说明“这些菌落的抗药性是原已存在的,而不是青霉素诱导出来的”,其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嘉兴市2022年中考科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