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最近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新冠抗原检测盒,小南同学想知道它与经常做的核酸检测有什么不同?于是查阅了资料如下:

    资料一:核酸检测主要是检测新冠病毒的核酸量,核酸检测中磁珠法提取核酸主要环节如图甲所示。

    资料二:抗原检测主要是检测新冠病毒表面的抗原物质,通过试纸条上质控区(C)和检测区(T)显色来判定结果。(资料如图乙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新冠病毒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吸取核酸的环节,是通过外加的磁铁将已结合核酸的磁珠与其他物质分离,这环节主要用到的科学原理是。  
    某人抗原检测的结果如图丙所示,请判定他的结果是
    进行核酸检测,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属于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2021-2022学年定海区初中科学毕业升学考试调研试卷(一模)
  • 2. 幽门螺旋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图 1)。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 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菌引起的。目前,我国约有 7 亿左右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旋菌。幽门螺旋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

    幽门螺旋菌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为研究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按下表进行处理(“+”表示进行,“-”表示未进行)。几个月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炎症因了水平相对值高,说明炎症程度严重), 结果如图 2 所示。

    组别处理

    1 组

    2 组

    3 组

    4 组

    灌胃乳酸菌

    -

    -

    +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

    -

    +

    +

     
    对比(选填组号)组结果,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
    对比 2 组和 3 组结果,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作用。
    就上述实验过程,有研究者质疑,乳酸菌是否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因子产生呢?请增加一组实验 对上述实验加以完善,填入表格中。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三界片联考2021-2022学年下学期七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3. 酸奶因其独特的风味及丰富的营养倍受人们喜爱。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制作酸奶的条件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第一步:将新鲜牛奶倒入洁净的烧杯,加入适量的蔗糖(约占牛奶总量的10%),加热煮沸4-5分钟,将广口瓶洗净并浸泡在水中,用水加热煮沸5分钟。

    第二步:当牛奶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按照1:5的比例将准备好的酸奶加入牛奶中;充分摇匀并测定奶的酸碱度。

    第三步:将烧杯中的奶平均分成三份,装满三只广口瓶。1号和2号广口瓶盖上瓶盖密封,3号广口瓶不盖瓶盖

    第四步:将1号广口瓶放置于0℃-5℃的环境中,2号和3号广口瓶放置于30℃-35℃的环境中。4-6小时后,观察瓶内奶的变化,并测定各瓶中奶的酸碱度。

    请根据以上探究实验设计,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牛奶加热煮沸、广口瓶等实验器材清洗并进行加热处理的目的是,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1号瓶和2号瓶对照,其目的是
    若最终只在2号瓶中成功获得酸奶,则2号瓶和3号瓶对照可得的结论是
    牛奶煮沸后需要自然冷却到40℃左右时,再加入准备好的酸奶,这是因为温度过高容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萧山区宁围初中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学情诊断试卷
  • 4.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是治疗人体肠道菌群失调的药物。该药物含有健康人肠道具有的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了探究人体对该药物是否有不良反应,某生物小组用适量蒸馏水溶解该药片,并用小鼠做如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组

    对照组

    健康小鼠

    10只

    10只

    喂饲次数及剂量

    每天喂药1次,0.3毫升

    每天喂蒸馏水1次,0.3毫升

    观察时间

    14天

    14天

    实验现象

    无不良反应

    无不良反应

    该实验的变量为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三种菌与人类的关系是 (填“寄生”或“共生”)。
    为保证“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中的菌群能在肠道中正常繁殖,在服用该药时,不能同时服用 ______。(请填写所选字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丰潭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三月学科能力检查试卷
  • 5. 小科复习了“消化和吸收”的单元后,对“唾液和淀粉经吞咽后进入胃中,在胃酸的影响下,唾液还能继续对淀粉的消化发挥作用吗?”这一问题感到困惑。于是他配制了pH为2的盐酸溶液,作出了 “pH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的假设,并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

    实验操作内容

    试管甲

    试管乙

    试管丙

    加唾液淀粉酶溶液

    1mL

    1mL

    不加

    加pH不同的溶液

    2mL蒸馏水

    2mL盐酸

    2mL 盐酸

    加等量的淀粉糊

    2mL

    2mL

    2mL

    水浴

    37°C,10分钟

    滴加碘液

    1滴

    1滴

    1滴

    观察实验现象

    A

    B

    C

    请分析回答:

    实验现象A为。(填“变蓝色”或“不变蓝色”)
    试管甲和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若实验现象C为变蓝色,B为,则假设成立。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2022年中考科学适应性考试试卷
  • 6. 为了研究管道中水流动快慢与管道倾角的关系,某科学兴趣小组按图甲进行实验。

    ① 将软管A端与水龙头连接,在软管端与管道接触处放置泡沫粒,调节管道倾角为10°。调节水龙头使水流速最大时,让水流冲击B端泡沫粒,记录泡沫粒经过同一管道到达水槽所用的时间。重复3次实验并计算平均值。

    ②改变管道倾角,使其分别为20°、30°,重复实验①。

    ③   记录数据如下表。

    组别

    管道

    倾角

    流经时间(s)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

    1

    10°

    4.0

    4.1

    3.9

    4.0

    2

    20°

    2.5

    2.5

    2.4

    2.43

    3

    30°

    1.3

    1.4

    1.4

    1.37

    该实验是通过来比较水流的快慢。
    实验中不同管道倾角的流经时间都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其目的是
    研究发现,水流速度越大,对土壤的侵蚀力度就越大。请结合实验数据判断乙图中(用字母表示)地区土壤侵蚀最严重。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练习卷(一)
  • 7. 萘乙酸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与植物生长素相似。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决定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他选用了番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配制了一定量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在培养皿底部铺3层纱布,分别用清水和不同浓度的茶乙酸溶液润湿,然后在每个培养皿中放入相同粒数的种子。在培养皿盖上标号,盖上培养皿,观察胚轴的生长情况。三天后,数据如下表所示:

    编号

    1

    2

    3

    4

    5

    6

    7

    8

    萘乙酸浓度(mol/L)

    清水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10-3

    胚轴增长长度(mm)

    11.3

    12.2

    13.1

    13.1

    11.9

    10.9

    8.9

    7.6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
    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中同学们要控制的变量还有。(写出一个即可)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要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同学们采用的方法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练习卷(一)
  • 8. 小科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忽略灯对环境温度的影响,碳酸氢钠缓冲液能够使溶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不变。

    请回答:

    “若灯亮时,试管中会有气泡产生,灯熄灭则没有”,这一现象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实验中每隔5分钟改变一次试管与灯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若出现这一现象,则可得出结论: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速率越快;
    请再设计一种控制光照强度的方法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
  • 9. 为了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操作序号

    操作内容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分别向 1、2、3 号试管中加入 2 毫升 1%的淀粉溶液;向 4、5、

    6 号试管中加入 1 毫升唾液淀粉酶

    两两混合、充分摇匀

    1 号和 4 号

    2 号和 5 号

    3 号和 6 号

    加碘液后摇匀

    1 滴

    1 滴

    1 滴

    水浴保温处理 5 分钟

    0℃

    37℃

    70℃

    观察记录现象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
    将上述操作序号按正确操作步骤排序:①→→⑤(序号可重复);
    按正确步骤进行操作,三组中实验现象与另外两组不同的是第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适应性考试试卷
  • 10. 小科发现蚂蚁经常吃含糖的食物,但从没见过它们吃辣的食物,他想知道蚂蚁是否吃辣的食物,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取两小团相同的棉花团,分别滴入等量的蜂蜜,然后再分别滴入等量浓辣椒汁和清水,放置在纸盒的一侧,将数只蚂蚁饿一段时间后,放在纸盒的另一侧,观察并记录爬向两棉花团的蚂蚁数。

    滴有清水的一组实验起作用。
    选用数只而不是一只蚂蚁来做实验的目的是
    能说明蚂蚁不吃辣的食物的实验现象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