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①连接装置;②检查气密性;③在甲、乙锥形瓶内分别装入等量的脱氧剂A、
B,塞上瓶塞,进行实验;④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液滴位置。
时间/小时
0
1
2
4
8
16
24
36
48
72
液滴位置
0.3
0.8
0.6
0.5
-0.8
-2
-2.6
实验
场所
棉花状态
温度(°C)
数天后的发芽情况
甲
黑暗
干燥
23
没有发芽
乙
潮湿
全部发芽
丙
光照
丁
⑴选用一定量的甘草,将其干燥粉碎,再加入酒精,室温浸泡三天,过滤,得到甘草酒精浸出液,并配制浓度别为1%,2%,4% ,8%的甘草酒精浸出液;
⑵取5个灭菌后的培养皿,编号后,先放人相同体积的106个/毫升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再在培养皿中滴入0.1毫升的不同浓度的甘草酒精浸出液。将它们放在37°C的恒温箱中培养24小时。结果记录如下:
培养编号
3
5
甘草酒精浸出液的浓度
1%
2%
4%
8%
抑菌圈直径(mm)
2.88
6.08
5.96
6.06
根据以上实验,请回答:
检测前,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挑选可疑菌落,接种到澄清的液体培养基上,在35°C条件下培养24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注:细菌大量繁殖时培养基变浑浊)。整个检测流程如图所示。
组别
种子数
沙藏处理方式
种子萌发率
沙子含水量
温度/℃
沙藏天数
100
5%
15
30%
10
55%
90%
20
70%
浸泡大蒜汁的滤纸片周围0.5厘米(平均值)范围内没有大肠杆菌生长,浸泡无菌水的滤纸片周围有大肠杆菌生长。实验小组据此得出结论:。
光照强度/Klx
30
40
气体体积变化量/uL/ (cm2·min)
-0.25
+0.5
+1.2
+1.7
(注:“+”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装置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T(°C)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固
7.0
4.0
1.5
科学家对三种状态的桑树种子进行萌发实验:带有完整果皮的原始种子(A组)、从鸟类粪便中收集的种子(B组)经过水洗揉搓去除果皮的种子(C组)。具体方法是:三类桑树种子各取25粒粪便均匀置于垫有培养皿中,保持湿润,在恒温培养室中萌发,每组4个重复,以长出2毫米胚根作为种子萌发标志每天统计种子萌发数量的平均值,绘制曲线如图。
材料一:科学家对生物胚胎发育的过程曾产生了以下两种假说:
预成论:在卵细胞或精子中已经形成了个体的全部器官,发育只是已有器官的增长。
渐成论:个体在形成之初是一团没有分化的物质,之后逐渐形成各个器官。
材料二:公元前四世纪,亚里士多德曾每天解剖一个不同孵化阶段的鸡蛋。第3天,看到有心脏的跳动,但没看到肺。第10天,看到了肺,且肺比心脏大。第20天,小鸡准备出生了。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