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为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一起完成。

    ①取长势、叶片大小、数量相同的3条同种植物的枝条,分别编号A、B、C。

    ②将B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将C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凡士林能封闭气孔,阻止植物与外界之间的H2O、O2、CO2等气体的交换),A枝条不做处理。

    ③将3条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3个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

    ④将3个锥形瓶分别放置于三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貼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⑤将三个装置置于同一强度的阳光下相同时间后,分别称量锥形瓶中水的质量和硅胶干燥胶的质量。小明通过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装置

    实验前质量/%

    实验后质量/%

    A

    B

    C

    A

    B

    C

    锥形瓶中的水

    a

    a

    a

    a1

    a2

    a3

    硅胶片

    m

    m1

    m2

    m3

    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老师建议在温度较高且树叶选择表面积较大的植物进行实验,请说明原因。
    小明设计如上的实验方案基于的猜想是
    小明通过表格数据发现,如果m1-m2>m2-m3成立,说明该植物叶片下表皮气孔数目大于上表皮。老师认为,这样的推理还不合理: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检测(二模)试卷
  • 2. 蚊子是夏天常见的昆虫,繁殖能力强,能传播多种疾病,蚊子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小明听说洗衣液能杀死蚊子幼虫,准备了两种浓度分别为1%和2%的洗衣液、蚊子幼虫等相关实验材料,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捞取蚊子幼虫90只,平均分成A、B、C三组,分别置于三个相同的玻璃杯中。A组和B组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1%和2%的洗衣液,C组中加入作为对照组。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曲线表示他预测的实验结果,其中结果最能表明一定浓度的洗衣液能杀死蚊子幼虫且杀虫效果受浓度影响明显的是图(选填字母)。

    根据曲线可判断杀虫效果,图乙中①、②、③、④哪条曲线反映的杀虫效果最佳?请选择最佳曲线并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 3. 百合是著名观赏花卉,具有较强的栽培价值。百合 的种子萌发后,先形成小鳞茎,一段时间后,再长 出绿叶,如图所示。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温度 对百合培育成功率的影响,取300粒某品种百合种子经过24小时浸种后,平均分成6组,分别放入装有同样土壤的容器中,后将容器放置在不同温度恒温环境中,分别记录相应的萌发的种子数量及50天生叶的鳞茎数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萌发种子数量/粒

    0

    1

    14

    44

    31

    2

    50天生叶鳞茎数量/个

    未生叶

    未生叶

    未生叶

    25

    29

    未生叶

    培育成功率

    0%

    0%

    0%

    50%

    58%

    0%

    兴趣小组选取300粒百合种子的目的是
    兴趣小组以作为百合培育成功的依据。
    兴趣小组同学小明准备利用300粒百合种子、若干恒温箱进一步探究水分对百合鳞茎培育成功率的影响,小明应如何继续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不需写具体步骤)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 4. 面对新冠肺炎我们需要常洗手,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无菌棉蘸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

    第一步:与乙握手后,甲清洗手,再用大拇指在1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第二步:与乙再握手后,甲不洗手,直接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第三步: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28°C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酵母菌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
    培养24小时后,如果在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实验中不是立刻观察甲手上的酵母菌,而是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察,这种做法的好处于
    用大拇指在培养基上按三下后,立即盖上盖子,这样做的目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滨江初中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阶段性测试试卷
  • 5. 某兴趣小组用菊花扦插来探究“影响菊花扦插成活因素”。环境条件是:15℃-25℃,散射光照,扦插数100根/组,培养时间3周。请你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分组

    扦插土壤

    插条切口

    相对湿度(%)

    插条选择

    成活率(%)

    A

    不消毒

    涂硫磺粉

    50-85

    嫩枝

    47

    B

    消毒

    不处理

    50-85

    嫩枝

    42

    C

    消毒

    涂硫磺粉

    20-30

    嫩枝

    23

    D

    消毒

    涂硫磺粉

    50-85

    嫩枝

    92

    如果要探究环境相对湿度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可选择进行对照。
    B组和D组可以探究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是影响扦插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浣纱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6. 为了研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某品种小麦种子800粒,培养皿,脱脂棉,自动恒温箱,蒸馏水等。

    [实验过程]①取培养皿6只,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编号为A、B、C、D、E、F;将脱脂棉在开水中浸泡后冷却,再平铺在培养皿内;②挑选600粒种子并随机分成6等份,然后再均匀地摆放在6只培养皿内,盖上盖,放到6个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每隔一天检查并适时喷水;③6天后,统计各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记录如表:

    组别

    A

    B

    C

    D

    E

    F

    温度(°C)

    10

    15

    20

    25

    30

    35

    发芽率(%)

    48

    74

    82

    94

    86

    75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为了在20~30°C区间找到更准确的促进发芽的温度,应该补充的实验是 。 
    如图是小麦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重中干重的变化曲线。OB段干重减少是因为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消耗掉了储存在种子结构中里的有机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7. 书籍和棉被等久放在房间中容易长霉菌,为了除湿、杀菌,人们经常将它们放在太阳下晒。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对此产生兴趣。他们提出了“阳光中哪种辐射可以杀菌”的研究课题,并制定以下实验步骤:

    ⑴查阅资料:知道阳光主要由红外线、和紫外线组成。

    ⑵提出假设:红外线也可能有杀菌功能。

    ⑶实验并记录数据:

    光的种类

    红外线

    红光

    黄光

    绿光

    蓝光

    紫光

    紫外线

    照光前细菌菌落数

    20

    20

    20

    20

    20

    20

    20

    照光时间

    4h

    4h

    4h

    4h

    4h

    4h

    4h

    照光后细菌菌落数

    20

    20

    20

    20

    20

    20

    0

    ⑷实验结论:实验假设是(填“正确”或“错误”)的。阳光中具有杀死细菌、霉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中心初级中学等七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8. 针对“手机屏幕的细菌比马桶按钮的多”的传言,两组科学兴趣小组分别用无菌棉从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上取样后制成10mL菌悬液,取0.1mL菌悬液均匀涂抹在相同的培养基上,放入同一恒温培养箱中,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统计,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前将培养基高温灭菌,目的是
    两组实验操作均正确且一致,但结果截然不同,原因可能是
    实验中他们另取0.1mL无菌水均匀涂抹在丙组培养基上,增加丙组的目的是为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东港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4月月考试卷
  • 9.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具有螺旋结构及鞭毛的细菌。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菌引起的。目前,我国约有7亿左右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旋菌。幽门螺旋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

    ⑴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可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

    ⑵为研究乳酸菌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为

    三组,按下表进行处理(“+”表示进行,“-”表示未进行)。几个月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高,说明炎症程度严重),结果如图2所示。

    ①对比(选填组号)组结果,说明幽门螺旋菌会引起小鼠产生炎症反应。

    组别处理

    1组

    2组

    3组

    灌胃乳酸菌

    -

    -

    +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旋菌

    -

    +

    +

    ②对比2组和3组结果,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菌感染起到作用。

    ③就上述实验过程,有研究者质疑,乳酸菌是否会引起胃黏膜炎症因子产生呢?请增加一组实验对上述实验加以完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宾王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某班同学做“检测硬币上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甲、乙两组试验方法步骤如下表:

    甲组

    乙组

    1

    取两套一样的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编号为①、②的标签

    取一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

    2

    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①号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②号培养皿不做处理

    用无菌棉棒擦取硬币后,把该棉棒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盖好封严

    3

    ①号、②号两套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其他实验条件都保持一致

    把培养皿放在室内温暖环境下培养

    4

    每天观查一次,做好记录

    每天观查一次,做好记录

    请分析表中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两组同学均对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的目的是
    甲组同学通过重复组实验,在相同编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都能观察到菌落,得出的

    实验结论是

    有一组同学的实验方法步骤不科学,原因是该组实验方法步骤中缺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宾王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