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紊乱的人记忆力是否会下降呢?带着这个问题,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

    ①将32只健康老鼠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饲养在两个相同的鼠笼中,分别标上A组、B组。

    ②利用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保持其它条件都相同进行饲养。

    ③饲养四个星期后,让A、B两组老鼠走同一迷宫,记录老鼠从入口到达出口所用的时间。5小时后让A、B两组老鼠第二次走原来的迷宫。获得数据如表:

    老鼠走迷宫所用平均时间(秒)

    组别

    第一次

    第二次

    A

    90.22

    83.53

    B

    32.40

    20.25

    B组实验的作用是
    所选的32只老鼠需要符合的条件是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
    受该实验的启发,请你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一条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2. 金鱼是大家熟悉的小动物,饲养金鱼时,控制好水温是很重要的。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通过观察不同温度下金鱼的呼吸频率来探究温度对金鱼生活的影响,实施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会影响金鱼的呼吸频率。
    制定并实施计划:饲养1条金鱼,用7个同样的鱼缸,分别加入等量的不同温度的水,然后依次将该金鱼放置在不同水温的鱼缸内,10分钟后数其每分钟鳃盖张合的次数,连数3次,求平均值。

    实验结果如下:

    水温(℃)

    5

    10

    15

    20

    25

    30

    35

    鳃盖张合次数(次/分)

    10

    40

    60

    110

    150

    180

    200

    得出结论:

    评价实验方案:本实验设计中有一项明显的不足,请指出:
    实验结束后,兴趣小组的同学想将金鱼带回家喂养,下图中最适合金鱼生活的环境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3.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三名航天员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运营将为人类开展深空探索储备技术、积累经验,是中国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外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积极贡献。

    以下哪些是此次神舟十三号乘组成员:     
    中国空间站将运行在高度约     的近地轨道。  
    资料二、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项目包括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太空转身、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天地互动交流等内容。

    在太空中,宇航员们会处于一种“微重力”的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到宇航员老师“飘着”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休息室,于是同学们就有了这样的疑问:在太空中,能跟在正常地面一样正常地行走吗?。(选填“能”或“不能”)

    在太空中,宇航员们会处于一种“微重力”的环境中,在这样的微重力的环境下,人的血液分布会与地面不同,下肢血液上涌,会使宇航员的脸看起来“胖胖的”,不仅如此, 微重力环境对于人体的肌肉、骨骼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宇航员们会通过锻炼来对抗“微重力”的不良影响。

    下列锻炼中属于“太空锻炼”的是     
    如果将来你有机会进入中国空间站,你最想进行的其他实验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4. “某些传染病可以通过握手进行传播,而常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菌的数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无菌棉蘸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

    第一步:甲与乙握手,清洗手后用大拇指在1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第二步:甲与乙再握手,不洗手直接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第三步: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的假设是
    培养24小时后,如果在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用大拇指在培养基按过后,需要立即盖上盖子,这样做的目的是
    酵母菌在生活中的用途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5. 关于科学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必自己动手,记住别人的结果
    B: 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应坚持自己的假设
    C: 实验数据与老师的不相符时,参照老师的数据进行修改
    D: 测量类实验,可以通过使用更精密的仪器来减小误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6. 关于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
    B: 测量是获取科学数据的常用方法之一,测量时可以重复几次,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C: 科学观察与日常观察不同,要边观察边思考,并且对观察到的内容如实记录
    D: 观察微小的物体或物体上的微小特征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7. 为了研究光照对蚯蚓活动的影响,同学们给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一:光照对蚯蚓的活动没有影响。

    猜想二:光照对蚯蚓的活动有影响,而且蚯蚓不喜欢强光照射。

    小柯组:取一纸盒并在其底部均匀地铺上湿土,将纸盒的一半用黑纸盖住以遮光。在遮光和不遮光的交界处放一条蚯蚓,并将装置放在阳光下。

    如果猜想二成立,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本实验存在明显不足,请写出一点:
    完善方案后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与猜想不符。对此, 该小组应采取的措施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测试卷
  • 8. 为抗击新冠疫情,学校需定期用 0.5%的过氧乙酸对教室进行杀菌消毒。小柯设计了一个实验进行探究:“0.5%的过氧乙酸真的能有效杀菌吗?”

    ⑴实验设计:①取甲、乙两瓶生产日期相同、等体积、同品质、同品牌的新鲜牛奶, 在甲瓶内加入 1 毫升用清水配制的 0.5%的过氧乙酸溶液,在乙瓶内加入  

    ②10 天后,测定甲、乙两瓶细菌数量;③多次重复实验,记录结果。

    ⑵实验结果:甲瓶细菌数目远小于乙瓶细菌数目。

    ⑶得出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测试卷
  • 9. 在用金属框拉肥皂泡活动中,小科认为肥皂泡的形状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他做了几个不同形状的金属框,逐一拉肥皂泡,并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状。就“小科认为肥皂泡的形状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
    C: 收集证据
    D: 得出结论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0-2021学年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试卷
  •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近期在全球多个国家蔓延。

    核酸是病毒的物质,核酸检测结果阳性是机体被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
    本次疫情中,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抵御入侵,其中IgM抗体和IgG抗体在机体内的含量变化如图。由图分析可知,病毒初次进入机体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刺激淋巴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进行早期防御,该抗体可持续数日至数周。其后出现的是抗体,这种抗体可在体内持续较长时间。临床上的血清学检测便是检测血液样本中的这两种抗体的存在及含量,血清学检测阳性是机体被病毒感染的间接证据。
    在病毒的潜伏期,通过血清学检测无法检出抗体,而通过核酸检测,能判断处于早期的感染者,但核酸检测受样本取材的影响较大。研究人员将二者联合检测,综合判读,核酸检测用于疾病的初筛,确保“不漏”。血清学检测用于疾病的鉴别诊断,确保“不错”。如下表是部分患者的检测结果(“+”表示阳性,“﹣”表示阴性,阳性表示含有,阴性表示不含)。

    组别

    核酸检测

    血清学检测

    患病情况

    IgM抗体

    IgG抗体

    1

    +

    +

    感染早期

    2

    +

    3

    +

    +

    +

    感染活跃期,但已产生持久免疫力的IgG抗体

    4

    +

    5

    +

    +

    恢复期患者

    据表推测相应患者的患病情况:第2组患者,第4组患者

    A.感染中晚期,或者再次感染病毒    B.曾经感染过病毒,但体内病毒已被清除

    C.感染早期,病毒处于潜伏期        D.未感染过病毒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0-2021学年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