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小明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环境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编号

    环境条件

    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

    3

    低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4

    低温(0℃),黑暗中,适量浇水

    5

    室温(20℃),光照充足,不浇水

    A: 比较1号和3号可研究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B: 比较1号和2号可研究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C: 比较1号和5号可研究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D: 比较2号和5号可研究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 2. 中央电视台曾介继段儒斌发明的微生物催腐剂(含腐生细菌),微生物催腐剂的推广使用有助于解决由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地肥力下降等问题。小英为探究腐生细菌对植物落叶分解作用的效果,将经过灭菌处理的落叶分成甲、乙、丙三组,浇上等量的蒸馏水,按下表进行实验(放在无菌环境中),并得到相应实验现象:

    组别

    腐生细菌

    温度

    实验现象

    25℃(室温)

    第25天落叶还未变化

    25℃(室温)

    第25天落叶完全腐烂

    35℃

    第18天落叶完全腐烂

    甲组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进行乙、丙实验所依据的实验假设是
    该实验设计还存在不完善之处,请你说出其中的一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专题训练卷(五)
  • 3.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看到这样的现象:往保温瓶中灌入大半瓶开水后,塞上木塞,忽然听到“噗”的一声,木塞蹦了出来,同时看到一股“白气”从瓶里冒出来;而当保温瓶中的开水剩下不多时,若瓶塞不漏气,则过一段时间后,瓶塞会很难拔出。请你根据上述情景提出两个与自然知识有关的问题,并针对所提的问题作出解答。

    问题:从瓶子里冒出来的“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解答:是瓶子里的水蒸气冒出来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形成的。

    问题:

    解答:

    问题:

    解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专题训练卷(五)
  • 4. 为了解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生物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得到如表数据,实验数据表(   )

    酒精浓度

    0(清水)

    0.25%

    1%

    10%

    20%

    每10秒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

    35

    45

    30

    23

    死亡

    A: 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升高
    B: 酒精浓度对水蚤心率没有影响
    C: 酒精浓度太高会导致水蚤死亡
    D: 水心率随酒精浓度降低而降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分块训练卷(十一)人体系统与代谢
  • 5. 用小鼠A、B做如下图甲实验。图乙反映的是小鼠先后感染同种细菌后,血液中相应抗体产生的情况,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B鼠注射S疫苗后,第二天注射S病原体,则B鼠会,原因是
    根据图中的信息,对于某些预防接种有什么指导意义?理由是什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分块训练卷(十一)人体系统与代谢
  • 6. 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一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一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
    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L一天冬酰胺酶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培养基+L一天冬酰胺酶+淋巴瘤细胞

    对照组:培养基+

    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L一天冬酰胺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分组

    生长状态

    L一天冬酰胺酶

    培养液

    细胞内

    实验组

    ① 

    缺乏

    缺乏

    对照组

    正常

    缺乏

    正常

    结果分析:

    该实验利用了酶的性;表中①应为 ;对照组细胞L一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 。

    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 。
    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分块训练卷(十一)人体系统与代谢
  • 7. 经常熬夜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生物钟”紊乱的人记忆力是否会下降呢?带着这个问题,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探究。

    ①将32只健康老鼠(年龄、大小等条件均相似)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饲养在两个相同的鼠笼中,分别标上A组、B组。

    ②利用遮光布和灯光等方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B组老鼠保持自然昼夜节律不变。保持其他条件都相同进行饲养。

    ③  饲养四个星期后,让A、B两组老鼠走同一迷宫,记录老鼠从入口到达出口所用的时间。5小时后让A、B两组老鼠第二次走原来的迷宫。获得数据如下表。

    组别

    老鼠走迷宫所用平均时间(S)

    第一次

    第二次

    A

    90.22

    83.53

    B

    32.4

    20.25

    B组实验的作用是 。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填“A”或“B”)组老鼠记忆力比较差。
    受该实验的启发,请你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一条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分块训练卷(十一)人体系统与代谢
  • 8. 某兴趣小组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来探究生长素对植物生根的影响,其实验步骤为:

    ①取    的带芽的枝条若干,均分为 A、B、C、D、E、F 六组。

    ②将六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溶液中,处理 1 天后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根的生长状况,统计各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枝条

    A 组

    B 组

    C 组

    D 组

    E 组

    F 组

    溶液浓度(mg/L)

    蒸馏水

    200

    400

    600

    800

    1000

    平均生根数量(条)

    5

    10

    12

    18

    14

    3

    根据表格回答:

    将实验步①补充完整
    该实验通过来判断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的影响。
    根据两组的对照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超过一定浓度时,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
    由实验结果可知,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促进作用,其规律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二)
  • 9. 植物的根受单侧光照射时,也会出现弯曲生长的现象。为探究“水稻根弯曲生长程度的影响因素”,某研究小组选取了90株性状相似的水稻,平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强单侧光、弱单侧光、黑暗三种环境(其他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后,记录相关数据如表:

    实验结果

    处理方式

    根部生长素浓度

    (ng/g)

    根的弯曲角度

    α(度)

    向光侧

    背光侧

    强单侧光

    184.5

    498.2

    35.5

    弱单侧光

    210.5

    421.6

    17.5

    黑暗

    418.7

    418.9

    0

    根据表格分析,该研究小组的猜想是
    本次研究中通过观察来反映环境因素对根的生长情况的影响。
    实验中,研究小组将所有的水稻都竖直放置,分析这样处理的原因:
    已知植物的根在生长素浓度适宜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请根据实验数据试着解释光照条件下,水稻根会背光弯曲生长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二)
  • 10. 小科从科学资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 3 株,分别编号甲株、乙株、丙株 ②将 3 株全部保留顶芽 ③将 3 株全部去掉顶芽  ④将去掉顶芽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⑤将甲、乙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 ⑥观察 3 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

    A: ①③④⑥
    B: ①②④⑥
    C: ①③⑤⑥
    D: ①②⑤⑥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