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许多植物会开出鲜艳的花朵,花瓣凋谢后结出可口的果实,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虫媒花开花,具有色艳、花香、蜜甜的特点;很多果实发育成熟后,果皮的颜色变得鲜艳、果肉变软,并散发出香味,吸引鸟儿来取食。

    材料2:连续阴雨天气下,农田中蝴蝶、蜜蜂等昆虫数量显著下降。

    如图甲所示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某地主要天气情况图。农民发现该地的果实数量比历史同期的数量明显减少。请你解释果实的数量明显减少的原因
    果实成熟后果皮的颜色变得鲜艳、果肉变软,并散发出香味。科研人员对鸟类取食桑树果实、传播桑树种子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同时对不同情况下的桑树种子的萌发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请你分析鸟类的取食行为能提高种子萌发率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浙南产业集聚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2. 小明利用矿泉水瓶等器材制作会“旋转的瓶子”。将矿泉水瓶去掉顶部,在靠近底部同一高度的侧壁上等距打若干个相同的小孔,小孔中插入吸管,再用细线将其悬挂起来,如图甲所示。

    【实验目的】探究矿泉水瓶旋转快慢的影响因素。

    【实验过程】往瓶中加水后,水从吸管中喷出,瓶子发生旋转。通过调节注水速度使瓶内水位保持不变。记录矿泉水瓶旋转5周所用时间。

    【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编号

    水位深度

    吸管数量/根

    矿泉水瓶旋转5周所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1号

    15

    2

    15.1

    15.3

    16.1

    2号

    4

    7.9

    7.3

    8.2

    3号

    6

    4.9

    4.5

    4.7

    4号

    7.5

    2

    5.0

    5.3

    5.5

    5号

    4

    2.4

    2.6

    3.1

    根据图乙中吸管的出水方向,可判断瓶子沿时针旋转。(填“顺”或“逆”)
    实验中,1号矿泉水瓶旋转1周所需平均时间秒,
    根据本实验数据推测,水位深度、吸管数量这两变量中哪个变量对矿泉水瓶旋转快慢的影响更大,请说明推测依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2年七年级下科学期中测试卷
  • 3. 小常利用矿泉水瓶等器材制作了“会旋转的瓶子”。将矿泉水瓶去掉顶部,在靠近底部同一高度的侧壁上等距打若干个相同的小孔,小孔中插入吸管,再用细线将其悬挂起来,如图甲所示。

    [实验目的]探究矿泉水瓶旋转快慢的影响因素。

    [实验过程往瓶中加水至-定水位,同时拔出吸管口的盖子,水从吸管中喷出,瓶子发生旋转。通过调节注水速度使瓶内水位保持不变。记录矿泉水瓶旋转5周所需时间。

    [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编号

    水位深度

    吸管数量/根

    矿泉水瓶旋转5周时间/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1号

    15

    2

    15.1

    15.3

    16.1

    2号

    4

    7.9

    7.43

    8.2

    3号

    6

    4.9

    4.5

    4.7

    4号

    7.5

    2

    5.0

    5.3

    5.5

    5号

    4

    2.4

    2.6

    3.1

    根据图乙中吸管的出水方向,可判断矿泉水瓶沿时针旋转。(填“顺”或“逆”)
    实验中,1号矿泉水瓶旋转1周所需时间为秒。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2022年中考科学一模试卷
  • 4. 乒乓球打法多样,可利用高速球进攻,也可利用旋转球防守。为了研究球拍底板材料对击球球速及旋转变化的影响,小明分别用A、B两种不同底板的球拍(如图甲)开展研究。相同的乒乓球以不同速度掖击球拍,用传感器记录撞击后乒乓球的反弹速度与接触时间(已知接触时间越长,打出的旋转球越多变),结果如图乙和图丙。

    除使用相同的乒乓球外,小明在本实验中还需要控制相同的因素有。(写出两点)
    据图乙,采用B底板时,球的反弹速度与击球速度的关系是
    比赛中运动员回球时,若旋转球越多变,球反弹速度越小,就越有利于在防守中取胜。根据本实验结果,你认为防守型运动员应选择哪种球拍底板,并说明理由。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检测(一模)试卷
  • 5. 焦耳定律是电学史上重大发现之一。如图所示是焦耳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和电流大小关系的实验装置,电阻R1、R2由粗细均匀的金属丝继绕在玻璃棒上制成。接通电路,1小时后记录数据,再改变R2阻值,重复实验。下表是焦耳实验时状得的部分数据。

    实验组别

    1

    2

    3

    4

    自制电流表读数

    0.43

    0.92

    2.35

    2.73

    1小时后水温升高值(°C)

    1.2

    4.7

    39.6

    实验中,电阻R1和电阻R2的连接方式是 。
    结合数据,判断表中“?”的值最接近于    
    当年焦耳在实验中测得道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远小于理论值,若要减小两者的差值,可以如何改进实验装置? (列举一点)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检测(一模)试卷
  • 6. 小宁生日时收到了一个旋转木马音乐盒,他对音乐盒的发声原理产生了好奇,音乐盒为什么能够发出优美的音乐呢?于是小宁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查阅资料】

    每个音乐盒中都有一个音机芯,其主要是利用机械结构使得位于其内的音筒转动,音筒转动的同时,音板触碰位于音筒上的凸点从而进行发声。

    【发现】小宁发现音板的材质是弹性钢板,形状像梳子一样,每一根音条的粗细相同但长短不同,由此小宁想到科学课中曾学过有关声音的知识:声音的产生是物体振动的结果。

    【提出猜想】音乐盒能够发出优美的音乐与音条有关

    【实验步骤】

    用弹性钢尺模拟音板的音条

    ①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②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③改变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实验数据及分析】

    钢尺伸出桌边长度

    振动快慢

    发出声音

    15cm

    10cm

    适中

    音调适中

    5cm

    音调高

    ⑴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音乐盒中音板音条越长,振动越慢,声音的音调。(填“越高”,“越低”或“适中”)

    ⑵实验时钢尺要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且拨动高度相同的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2年初中科学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
  • 7. 科学研究时,常常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直接观测的量,下列实例中不是应用这一方法的是(   )
    A: 以不同球说明分子结构
    B: 以瓶中上升的水位高低表示氧气含量
    C: 以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判断叶蒸腾快慢
    D: 以吸引铁屑数目多少说明磁性强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东海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4月月考卷
  • 8.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家蚕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中不疋确的是(   )

    组别

    A

    B

    C

    蚕卵数(个)

    1000

    800

    1000

    培养温度(°C)

    16

    20

    30

    培养湿度(%)

    75

    75

    75

    孵化出蚕所需时间(天)

    10

    9

    8

    孵化率(%)

    90

    98

    68

    A: 这个实验的实验变量是温度
    B: 这个实验存在的问题是蚕卵数不同
    C: 从实验结果来看,最适宜蚕卵孵化的温度是30°C
    D: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孵化出幼蚕的速度越快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学业水平期中检测试卷
  • 9. 瓯柑营养丰富,但容易腐烂成病果。为了比较不同保鲜液对瓯柑的保鲜效果,某研究小 组选取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保鲜液,将一定数量的瓯柑分别浸泡在保鲜液中,60秒后 捞起并晾干表面的水分,用保鲜膜进行单果包装,贮存在温度和湿度都适宜的同一环境 中。记录50天后瓯柑的病果数量,统计病果率,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保鲜液浓度

    两种保鲜液浸泡后的病果率(%)

    保鲜液A

    保鲜液B

    0

    90.23

    90.23

    0.1%

    16.54

    12.55

    0.3%

    15.72

    10.15

    0.5%

    947

    416

    0.8%

    12.14

    6.24

    本实验选择瓯柑时的要求有 (列举两点)。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随着浓度的增大,保鲜液对瓯柑的保鲜效果如何变化?
    根据探究结果,请你为瓯柑保鲜提出合适的建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学业水平期中检测试卷
  • 10. 我们平时吃的面包的口感都是很松软的,而且里面还有很多小洞,那么这些效果是如何 产生的呢?噢!原来是酵母菌做的好事!那么酵母菌在什么温度下对面粉的发酵效果最 好?为此,某兴趣小组搜集到了以下材料,并进行如下较为简陋的实验方案设计:

    材料:大小相同的4个烧杯、刀、刻度尺、温度计、面粉、干酵母、热奶器、清水、冰箱、 自动酸奶机、标签纸。

    实验方案:

    ①取干酵母少许,与面粉、适量清水充分混合并揉成面团,然后把面团切成等量的4小块。

    ②将4小块面团分别放在4个烧杯中,记录好面团在烧杯内所占的体积(一格为20mL), 然后盖上盖,分别贴上“1号”、“2号”、“3号”、“4号”的标签。

    ③为了容易方更控制温度,将1号、2号、3号、4号烧杯分别放在冰箱(设置到5°C)、 室温(25C)、自动酸奶机(设置到45°C)和热奶器(设置到65°C)中。

    ④经3〜4小时后,观察面团的变化,记录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本实验通过反映酵母菌对面粉的发酵效果。
    根据图1和图2,兴趣小组得出结论:酵母菌在℃下对面粉的发酵效果最好。
    一位细心的组员发现,“4号”烧杯中面团的表面有一层浅黄的硬面(未发酵),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
    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认为上述实验存在不足之处一无法确定发酵的最适温度。请你

    帮助该兴趣小组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方案。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学业水平期中检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