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 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 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 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 9 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 1,应选用编号为等三根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 2,应选用编号为等三根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 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编号 G 处填上所缺数据。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
    (mm2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
    (mm2

    A

    60

    0.76

    F

    100

    1.02

    B

    60

    0.89

    G

    C

    60

    1.02

    H

    纤维

    100

    1.02

    D

    80

    0.76

    I

    尼龙

    100

    1.02

    E

    100

    0.76

    /

    /

    /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吴宁三中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检测卷
  • 2. 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小蕊和小昌同学想探究磁体对回形针的吸引力 的大小与放入它们之间的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参与探究并解决一些问题。

    如图(1)所示,保持磁体和纸片间的距离一定,在纸片上放入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比较纸片下面能吸附的回形针数量,显示磁体对回形针吸引力的大小。回形针的放置有图(2)中的甲、乙两种方法,依据的原理, 回形针在磁场中某点受到的吸引力等于它的重 力,应选择图(2)中的方法。
    选择正确的方法后, 他们在纸片上分别放入形状、面积和厚度相同, 测量不同的铁板、 铝板等观察能吸引的回形针个数,多次实验后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磁体与纸 片之间放 入的物体

    不放物体

    铁板

    镍板

    铝板

    陶瓷板

    玻璃板

    塑料板

    吸引回形 针数量/个

    4

    1

    1

    3

    3

    3

    3

    ①分析数据, 可以得出,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放入铁板或镍板, 吸引回形针的数量较少(或 明显减少),说明铁板和镍板对吸引力的影响,即对磁性屏蔽效果明显。

    ②铁、镍、铝都是导体, 而铝对磁性屏蔽效果不明显,原因可能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3月份校本作业试卷
  • 3. 小明把硫酸铜晶体放人水中,水变成蓝色。旁边的小刚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小明和小刚讨论了一下,提出了三个假设。

    [提出假设]

    ⑴硫酸铜中的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共同使水呈蓝色。

    ⑵硫酸铜中的硫酸根离子使水呈蓝色。

    ⑶还有一个假设,请你替小明和小刚提出: 。

     [查阅资料]

    小明查阅了资料,了解到硫酸溶液中也含有硫酸根离子,他和小刚在实验室内走了一圈,找到了盛硫酸溶液的试剂瓶,发现硫酸是无色的。于是,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是什么结论呢?

    小刚也查阅了一份资料,了解到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中均含有铜离子,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硝酸钠溶液中含有硝酸根离子。他于是马上到实验室观察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铜、硝酸铜溶液的颜色,他观察到的结果是

    [得出结论]铜离子使硫酸铜溶液呈蓝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八下第2章质量评估试卷
  • 4. 一般固体受热时,在各个方向上的长度都会胀大,在冷却时都会缩小,物体在某一方向上长度的膨胀称为线膨胀。下表是科技小组的同学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回答问题。

    实验序号

    材料

    升高的温度/°C

    原长/m

    伸长量/mm

    1

    黄铜

    10

    1.000 00

    0.19

    2

    黄铜

    10

    2.000 00

    0.38

    3

    康铜

    10

    1. 000 00

    0. 15

    4

    康铜

    30

    1.000 00

    0. 65

    5

    10

    2.000 00

    0. 46

    6

    30

    1.000 00

    0.69

    从1、3(或2、5或4、6)两组实验记录可以看出物体的伸长量与 有关。
    (填序号)两组实验记录可以看出物体的伸长量还与原长有关。
    (填序号)两组实验记录可以看出物体的伸长量还与有关。
    如图所示的电热设备中有一个由黄铜片与康铜片双金属合在一起的温控开关,温度升高时,双金属片向上弯曲,使电路断开。请你参考上面的实验记录确定双金属片与固定触点接触的一边所用的材料是黄铜还是康铜?,并简述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教版科学八下阶段性测试(三)[范围:电与磁(1.6~1.7)]
  • 5. 隔夜菜是否能吃,主要在于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蔬菜中的硝酸盐来自生长过程中所施氮肥,空气中微生物(如硝酸盐还原菌)进入到蔬菜中,会产生一种还原酶,使蔬菜中的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烧熟后的菜在食用和保存阶段都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

    某研究小组对烧熟的菜中亚硫酸盐含量做了测试,数据如下表:盖有保鲜膜的菜肴在4℃的冰箱中放置不同时间的亚硝酸盐含量(单位: )

    菜肴

    半小时

    6小时

    18小时

    24小时

    炒青菜

    0.6861

    0.7982

    4.3333

    5.3624

    韭菜炒蛋

    1.8153

    1.9249

    2.8390

    5.6306

    红烧肉

    2.4956

    4.2558

    4.0668

    5.5188

    红烧鲫鱼

    /

    2.0948

    3.2300

    7.2397

    将一份红烧鲫鱼样本(不盖保鲜膜)在常温下放置4小时,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为8.9483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亚硝酸盐中含有亚硝酸根离子 ,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价。
    根据表中的数据,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共同规律是:
    要使烧熟后的隔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尽可能低,保存的条件应该是
    用多种菜做实验的目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初中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3月月考卷
  • 6.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蚂蚁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进行了以下实验。他们选择两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剪刀剪掉其中一只蚂蚁的左、右侧触角,另一只蚂蚁不作任何处理,然后把它们放回原地,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此实验的假设是蚂蚁是靠触角找到回家的路的
    B: 实验时应把剪掉触角的蚂蚁放在离蚂蚁窝较近的地方
    C: 若发现两只蚂蚁都回家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
    D: 本实验存在的缺陷是蚂蚁数量太少,实验存在偶然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稠州中学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寒假检测试卷
  • 7. 近年以来,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如图,实验结果如表:

    饮酒量测定次数

    A不饮酒

    B饮一杯啤酒

    C饮二瓶啤酒

    第一次

    24.2

    32.2

    48.7

    第二次

    25.5

    34.2

    第三次

    25.1

    35.0

    51.3

    说明: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cm)。

    请分析回答:

    请帮林子将表中C组第二次测量数据填上,①
    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人的反应速度越
    小林还可以通过增加方法来改进实验,增强实验的说服力,让更多的人认识酒驾的危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部分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返校考试试卷
  • 8. 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的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模拟环境做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并测得以下数据:

    干细沙的温度

    湿泥土的温度

    表面

    26°C

    24°C

    2cm深处

    24°C

    23°C

    4cm深处

    22°C

    22°C

    6cm深处

    20°C

    21°C

    该实验中,电灯光模拟沙漠中的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写出其中的一条结论: 。
    根据所测数据,你能对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把自己藏在数厘米深的沙子里的问题作出解释吗?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丽水市庆元二中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检测试卷
  • 9. 下列四个都是本学期课本中的观察实验,其中实验过程中没有借助放大镜作为观察工具的是(   )
    A: 观察手指指纹的纹路
    B: 观察蜗牛的外形
    C: 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D: 观察方形蔗糖的构成颗粒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调研抽测试卷
  • 10. 电风扇是常见的生活用品。小柯发现电风扇背面风小,而正面的风很大。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疑问。电风扇吹出的风是从哪里来的?他找来丝带和浴帽,将电风扇档位调到最高,把丝带挂在电风扇的正前方,发现丝带向前飘起(如图)。然后他将浴帽罩住电风扇的背面和侧面,观察丝带是否还能飘起,

    他用浴帽罩住电风扇的背面和侧面,这样做基于的假设是
    实验过程中,丝带的作用是
    小柯发现用浴帽罩住背面和侧面后,丝带飘起的角度变得很小。根据这个现象得出结论:电风电吹出的风来自风扇的背面和侧面。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可进一步补充的探究实验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