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晴天,鸽子靠太阳定向。那么,阴天鸽子靠什么定向呢?明明作出了他的猜想,并为此做了一个实验:(1)阴天,远距离放飞鸽子,发现它们仍能正确定向;阴天,他在鸽子颈上系一块磁铁后再放飞,发现鸽子迷失了方向;(3)阴天,他在鸽子头顶和脖子上绕几匝线圈,并以小电池供电,发现放飞的鸽子向四面八方乱飞。请回答以下问题:
    明明设计本实验是为了验证一个猜想:
    本实验(证实/否定)了以上猜想;
    他做本实验时,在不同时间放飞了不同品种的几十只鸽子,这样做的目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公益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 2. 为研究灯泡的亮度与灯泡电功率之间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取额定电压为2.0伏的小灯泡,将其与光敏电阻R1一同置于黑盒中。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1 , S2 , 记录电压表 、电流表 、电流表 A2 的示数后,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记录并整理数据如下表。已知,光敏电阻Rt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实验组别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电压表 的示数/伏

    0.5

    1.0

    1.5

    2.0

    2.5

    4.5

    4.5

    电流表 示数/安

    0.08

    0.12

    0.17

    0.20

    0.23

    0

    0

    电流表 示数/安

    0.10

    0.11

    0.13

    0.15

    0.17

    0.10

    0.10

    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来反映灯泡的亮暗程度。
    据表分析,第6、7两次实验中,电压表 、电流表 ,的示数出现突变的原因是
    小明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灯泡的电功率越大,灯泡的亮度越亮”的实验结果,他的理由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浙江省温州市2021年初中科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四)
  • 3. 在研究碱的性质时,向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里加入少量氢氧化钙溶液,拧紧瓶盖并振荡,瓶变瘪,但溶液中并未出现浑浊,那么氢氧化钙溶液是否与二氧化碳反应呢?于是同学们进行了猜想和实验:

    猜想一: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不反应,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瓶内气压变小而变瘪。

    猜想二: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物质。

    实验

    步骤与操作

    出实验现象与结果

    结论

    1.取2个相同的软塑料瓶,分别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编号为A、B。

    两瓶内气体无色透明,瓶子形状正常

    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

    分别向A、B两瓶中加入等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和  ?   , 立即拧紧瓶盖并振荡。

    两瓶内液体未出现浑浊,两瓶均变瘪,A瓶变瘪程度更大。

    测出反应前氢氧化钙溶液的酸碱度。

    偏碱性。

    测出反应后A瓶内液体的酸碱度。

    偏酸性。

    将表中“?”处的内容补充完整:。目的是。 
    能判断“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   
    查阅资料得知:A瓶中未出现浑浊是因为过量的二氧化碳与水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有人提出,只要利用现有装置和试剂,对实验一稍作补充或改进就能观察到浑浊现象,请简要说明你的做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兰江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卷
  • 4.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下班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单层

    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2

    80

    双层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受到橡胶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来反映的,这种研究方法叫

    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宁波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5. 可吸入颗粒物中PM2.5能进入血液。如图甲是2020年1~2月份11个地区PM2.5均值。为了研究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成熟T淋巴细胞的影响,用含有不同浓度可吸入颗粒物的培养液培养T淋巴细胞,48小时后检测细胞活力,实验结果如图乙。细胞活力相对值越大,反映颗粒物对细胞的毒性越小。

    仅仅由图甲PM2.5均值,能不能得出嘉兴2020年1~2月份的空气质量最好?
    图乙表明,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越高,细胞活力越
    汽车尾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较高,长期接触汽车尾气人群的T淋巴细胞具有的(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会产生障碍,导致癌症发病风险提高。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学校2021届九下学期科学综合测试试卷
  • 6. 云南红河被誉为蝶类的“伊甸园”。科考队发现此处箭环蝶爆发时,竹叶被幼虫吃光,

    箭环蝶成虫常聚集在植物发酵腐烂处取食,它们喜欢吃什么呢?研究人员取四条干燥有吸      水性的相同绳子,分别浸泡在清水、0.5%白酒(溶质为酒精)、0.5%蔗糖水、0.5%食盐水中    相同时间。取出,相隔相同距离悬挂在环境相同的竹林之间。统计2小时内每条绳子上       箭环蝶停留数,数据如下表。

    箭环蝶停留数(只)

    清水

    0.5%白酒

    0.5%蔗糖水

    0.5%食盐水

    绳子上段

    0

    0

    0

    0

    绳子中段

    0

    3

    1

    1

    绳子底端

    0

    35

    2

    0

    用浸泡“白酒”的绳子引诱箭环蝶,你认为科考人员建立的假设是
    箭环蝶大量聚集在绳子底端取食(如右图)。你的解释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学校2021届九下学期科学综合测试试卷
  • 7. 某实验小组探究了溶质的质 量分数对 H2O2 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装 置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加入不同浓度的 H2O2 溶液(见下表),实验中使用传感器 装置测算生成 O2 的质量(圆底烧瓶内气 压变化在安全范围),绘制氧气质量随时 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实验前需准备不同浓度的 H2O2 溶液若要配制 100.0g 质量分数为 2.4%的 H2O2 溶液,需质量分数为 30%的 H2O2 溶液 g。
    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从曲线 a 、 b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编号

    H2O2 的质量分数(%)

    H2O2 溶液的体积(mL)

    对应曲线

    3.4

    10.0

    a

    2.4

    10.0

    b

    1.7

    10.0

            c(待绘制)
    在图中画出曲线 c 的大致位置及趋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城北片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 8. 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

    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  点光源 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 A)。

    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 A 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出: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 L 的变化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图中 S 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放置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 L 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 S 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浣东教育共同体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9. 小明同学要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决定取一定量的大理石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来完成实验,并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假设二氧化碳全部从溶液中逸出,不考虑盐酸挥发和水的蒸发,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

    【方案一】用如图装置实验可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密度约为1.977 克/升)

    在检查上图装置气密性时,小明用双手捧住锥形瓶容器一段时间后再放开,若出现的现象,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针对以上方案一,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填字母编号)。
    若实验中外界大气压变大,将导致实验得到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值偏
    【方案二】如下图一所示,将小烧杯中的稀盐酸倒入盛有 5g 大理石粉末的大烧杯中,记录天平的示数直至充分反应(如下图二),并将天平示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绘成如图三所示。

    若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80%,则图中天平示数 m 的值为多少 g。

    (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诸暨市浣东教育共同体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小明的爸爸准备购买一辆SUV型轿车,可是上网搜索后有人说这种车重心较高,汽车容易翻倒。小明有些怀疑,通过观察家里台灯、照相机三脚架的稳度(即稳定性)后,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他首先制作了甲、乙、丙、丁四块重量相同、除甲的底面积较大外其他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然后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物体不滑动),慢慢转动木板,直至圆柱体翻倒,记录此时木板转过的角度,记录结果如下表。

    实验

    重心离支持面高度

    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θ

    最大

    较大

    稳度

    最大

    较大

    小明是通过来判断物体的稳度。
    分析实验2、3、4可得到稳度与重心高低之间的关系为
    分析小明的实验数据,发现物体的稳度还与有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白塔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科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