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图片_x0020_1833994059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实验中应该使斜面坡度较(填“陡”或“缓”)些,这是为了便于测量
    斜面上所带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那么,AB间的长度应该记为cm,AB段所用的时间是,AB段的平均速度是cm/s。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偏(填“大”或“小”),这是因为路程不变,时间偏了(填“长”或“短”)。
    BC段的平均速度vBCvAB(填“>”、“<”或“=”);
    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像来描述,能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选填“a”或“b”)。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重点中学十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 2. 小科同学为研究小木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每次都使小木块从斜面上O点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每隔1秒测出木块通过的路程,记录数据如下。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

    2

    3

    4

    5

    从O点开始的路程s/m

    0

    0.3

    1.2

    2.7

    4.8

    图片_x0020_100007

    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木块在斜面上运动状态(填“改变”或“不改变” ),木块自O点开始计时,5s内通过的路程为
    若要使5s内木块通过的路程更大些,请提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9月月考试卷
  • 3.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图片_x0020_100013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江津实验中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 4. 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图片_x0020_100027

    本实验的原理是
    实验中,除了用到如图的器材外,还缺少的测量工具
    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
    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经过测量结果得出AC段平均速度为v,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 , 若用公式直接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v2 , 则v2=(结果用v、v1表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试卷
  • 5.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该实验的原理是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
    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SAB=cm;VBC=m/s;
    由实验可以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是在做(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选填“大”或“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来宾市合山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图片_x0020_100013

    项目

    甲至乙

    乙至丙

    甲至丙

    路程/cm

    64

    90

    时间/s

    2

    6

    该实验的原理是
    若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小车下滑时间较短,很难准确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
    小车从甲运动至丙的平均速度为
    将表中遗漏的数据补充完整①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因此,小车全程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如果让小车过了丙处才开停止计时,则会导致所测甲至丙段的平均速度偏(选填“大”或“小”),仅凭肉眼很难准确观察小车是否达到所需要测量的终点,如何做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朔州、忻州等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9月大联考试卷
  • 7. 如图所示,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图片_x0020_100016

    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较小,其目的是,(填“缩短”或“增长”)测量时间,以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实验前必须字会熟练便用电子表,一定要注意在释放小车的同时开始计时,到碰到挡板的同时停止计时,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填“大”或“小”)。
    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1=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m/s。
    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选填“快”或“慢”),是在做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9月月考试卷
  • 8. 小红同学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实验器材有∶小车、长木板、小木块、金属片。

    图片_x0020_313800668

    该实验的原理是
    她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测量器材是
    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选填“较大”或“较小”)。
    经测量s1=0.9m,s2=0.4m,小车从斜面顶端自由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1 , 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2 , 则v1v2(选填“>”、“<”或“=”)。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第一外国语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9月月考试卷
  • 9.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l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图片_x0020_100011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cm; m/s;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 (填“大”或“小”)。实验时,有时候也使用机械停表,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其示数是s。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10.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各段的平均速度。

    图片_x0020_100010

    实验原理: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
    图中AB段的距离 =cm,测得时间 =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 =m/s;
    小车在AB段、BC段、AC段的速度 的关系是
    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 会偏。(选填“大”或“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9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