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如图端午节期间,在东区龙子湖举行了赛龙舟的活动,比赛中队员们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用力划桨,场面非常热闹。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鼓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号子声大
    B: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C: 鼓声属于超声波
    D: 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调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以下是小明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以及声音特性的几个实验。

    敲击音叉可以听到音叉发声,音叉有没有振动呢?怎么证明发声的音叉振动呢?你的做法是
    用塑料袋包好正在发声的电子闹钟,放入水中后我们仍然能听到声音。说明
    如图用尺子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不能在墙壁中传播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
    C: “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是人发出声音的响度
    D: 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这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平顶山市四十三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4. 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平顶山市四十三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5.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m/s其表示的意义是: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南省平顶山市四十三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 6. 如图所示,用手(选填“轻”或“重”)划桌面,使坐在桌子左侧的小华在空气中(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划桌子声;控制声音的大小和声音传播的距离,小华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够听到划桌子声,证明桌子能够传声。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9月月考试卷
  • 7. 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右图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9月月考试卷
  • 8. 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打开开关,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去时,将会发生(   )
    A: 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 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C: 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 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9月月考试卷
  • 9. 在中国科学技术馆2层的“探索与发现”展厅中,有一组体验声音聚焦的装置。它是由两个具有抛物面的圆形物体组成,如图所示为其中的一个。小莉和小刚分别站在两个抛物面的焦点处,小莉小声说话,小刚可以清晰地听到小莉的声音。这是因为小莉发出的声音先后在两个抛物面上发生,并使声音于小刚所在区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9月月考试卷
  • 10. 关于声现象,下判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B: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9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