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课外实验,其中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课外实验

    实验结论

    说明蜡烛组成中含有碳元素

    说明温度升高,CO2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说明有些花中的色素可做酸碱指示剂

    说明蛋壳的组成物质里含有碳酸根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 2. 下列对比实验的设计不能到达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空气与呼出气体

    中 CO2的含量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探究 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探究氧气是燃烧的条件之一

    A: A  
    B: B  
    C: C 
    D: D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 3. 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目的

    A.检验溶液是否是碱性溶液

    B.验证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操作及现象

     溶液变红

    旋紧瓶盖后振荡,塑料瓶变瘪

    结论

    该溶液是碱性溶液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目的

    C.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操作及现象

    点燃蜡烛,小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两种溶液接触后,质量不变

    结论

    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A: A  
    B: B  
    C: C  
    D: D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4. 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物质燃烧,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胶塞,待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生石灰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使铝盒中的白磷立即燃烧。如图2是瓶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曲线①是二氧化碳变化,曲线②是氧气变化
    B: 在t1t2时间段内蜡烛已熄灭而白磷还没有开始燃烧
    C: 该实验证明了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仍能支持白磷的燃烧
    D: 该实验证明了不同物质的燃烧对氧气的质量分数需求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安徽省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5.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 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硼酸溶液
    C: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人体呼出的气体
    D: 洗头发时先用洗发液后用护发素避免头发受损
    难度: 困难 题型:模拟题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6.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量变少的是(   )
    A: 氧气
    B: 水蒸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西贵港市港北区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 7.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甲为电解水实验生成的气体a是
    乙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控制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相同;实验现象是
    丙图中仪器c的名称为。丙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进行操作时,集气瓶中未装满水是否会影响实验结果(填“是”或“否”)。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8. 下列课本中的实验均作了一定的改动,改动后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验证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B: 验证分子运动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探究燃烧的条件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 9. 如图实验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目的

    比较呼出气体和空气中CO2的含量

    配制质量分数10%的NaCl溶液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验证与氧气接触是燃烧的条件之一

    实验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湖北省咸宁市2021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 10.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同学们做了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试管中固体可溶,A试管中固体几乎不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②同学们又补充了C试管所示实验,他们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

    点燃蜡烛,用坩埚钳夹持一根尖嘴玻璃管,将其末端插入燃着的蜡烛烛心附近,一段时间后用火柴在玻璃管尖嘴处点燃,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石蜡燃形成的。要使该实验成功,同学们认为尖嘴玻璃管不宜过长,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北省九地市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