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4

    实验一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
    实验二中,向两瓶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含量少;
    实验三中,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相等,原因是没有称量的质量;
    实验四在瓶内加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

    ①冷却到室温

    ②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 用下图所示实验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

    图片_x0020_133808859

    实验1中,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与外焰接触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
    实验2中,能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的现象是
    实验3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3. 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人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内燃烧更旺,由此说明(    )
    A: 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 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
    C: 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大
    D: 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大庆三十三中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4. 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过程:
    一组的同学经过探究发现他们小组的蜡烛是:①白色圆柱形固体②有轻微的气味③质地较软④密度比水小⑤有可燃性⑥受热易熔化⑦燃烧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上述描述中属于蜡烛的物理性质的是(填序号)。
    二组同学将一根木条放到蜡烛火焰中,2秒后取出,发现从焰心到外焰木条碳化程度逐渐增大,这说明
    三组同学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了探究,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有水生成

    2

    有二氧化碳生成

    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能转化为能和能。小敏发现蜡烛燃烧时还流烛泪,蜡烛“流泪”属于变化。

    四组同学在熄灭蜡烛后,发现有一股白烟产生,立即用火柴去点燃,结果看到白烟燃烧并沿着烛芯将蜡烛引燃。

    (提出问题)这股白烟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①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

    ②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③白烟是石蜡蒸汽凝结成的固体石蜡小颗粒。

    经过讨论后,排除了①②两种猜想,他们的依据是

    (反思)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了,你认为他应该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5.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母子火焰”实验。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4

    A: 导管的一端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很充足
    B: 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石蜡蒸气
    C: 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的石蜡沸点较低,受热易成气态
    D: 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五四制)河口实验中学、义和镇中心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6. 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

    (查阅资料)

    ①白磷(P)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 40℃。白磷和红磷的燃烧产物相同。

    ②通常条件下,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③通常条件下,氢氧化钠(NaOH)溶液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以溶于水的碳酸钠和水。

    (实验操作、记录、分析)

    图片_x0020_100019

    实验一:

    先检查装置的,装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 VmL 空气,连接装置。

    打开弹簧夹 K1、K2 , 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出。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 V1mL。锥形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关闭弹簧夹 K1、K2 , 再(填操作方法),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 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 V2mL,其数值等于已反应的 之外的气体总体积。

    写出上述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能转化为能。

    实验二:

    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装有空气的食品保鲜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填“X”、“Y”或“Z”)。

    图片_x0020_100020

    (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相比,含量高,含量低。(填 “氧气”、“二氧化碳”或“水蒸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泉州晋江市安海片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7. 足量蜡烛在密闭集气瓶内(起始时常压)燃烧至熄灭,瓶内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结合教材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3

    ①起始阶段蜡烛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②燃烧过程中瓶内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

    ③蜡烛熄灭是由于瓶内氧气浓度过低

    ④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只有二氧化碳

    A: ③④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福州十九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8. 兴趣小组想深入探究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进行如下活动:

    图片_x0020_815683728 图片_x0020_100016

    (活动一)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CO2

    向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观察到

    (活动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已知:CO2能与NaOH反应)

    兴趣小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锥形瓶内充满人体呼出的气体)实验前注射器内液体体积为50mL,向锥形瓶内注入少量液体后,注射器内的液体开始被自动吸入锥形瓶,完全反应后,注射器内NaOH溶液的体积为30mL。

    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

    (活动三)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O2的体积分数

    兴趣小组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注射器及玻璃管内充满人体呼出的气体)

    1实验中需反复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

    2在操作中如何判断装置中的O2是否反应完?

    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O2的体积分数为16%。

    (实验反思)①活动三所用方法与教科书上“测定空气里O2的含量”的方法相比,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②小组同学准确测量人体呼吸前后气体的体积分数如下表所示: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

    呼入气体

    78%

    21%

    0.03%

    0.06%

    0.91%

    呼出气体

    75%

    15%

    3.68%

    5.44%

    0.88%

    你认为呼吸过程中,氮气含量减少的原因是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皋城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9. 点燃蜡烛时,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 固体蜡烛受热熔化成液体滴下
    D: 火焰分三层,焰心最亮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陇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取一支蜡烛,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选填“大”或“小”)
    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填子母)处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选填“外焰”“内焰”或“焰心”)处温度最高

    图片_x0020_100015

    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了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