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爆炸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引起的
    B: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需验纯
    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D: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燃着木条燃烧的现象不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2. 可燃物燃烧产生不同的现象,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却有火焰: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无黑烟(主要成分为炭黑),在空气中燃烧却有黑烟,大家对此展开了探究: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黑烟生成,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元素。
    (提出问题)导致蜡烛不完全燃烧的原因有哪些?

    甲同学:可能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系。

    乙同学:可能与氧气含量有关系。

    (设计实验)

    甲同学设计实验:收集52%的氧气于钟罩中,将蜡烛点燃立即罩上钟罩。几秒钟后,用白瓷板压住蜡烛火焰,发现一开始白瓷板上无现象,过后有大量的炭黑,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

    用白瓷板压住火焰的目的是

    乙同学直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如下左图的钟罩中,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出氧气和一氧化碳的变化曲线如下右图。

    检查左图中钟罩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水槽中的水的作用是。水对测出的一氧化碳、氧气含量的影响较小,原因是
    初始阶段蜡烛发生的是完全燃烧,结合曲线说明理由,后阶段一氧化碳含量逐渐升高的原因是
    (交流与反思)

    可燃物发生不完全燃烧的危害很大,除浪费资源外,还有的危害是(写出一种即可)。在生活中使用含碳燃料供能时应该注意在状态下进行。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3. (关注生活现象)

    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2020年12月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今冬明春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出:要主动防范今冬明春新冠肺炎与其他传染病叠加风险。请结合图片及文本信息,回答问题。

    同学们要做到勤洗手、教室内常消毒多通风。洗手时如何才能做到节约用水(写出一点即可)。肥皂不仅可以用于洗手还可以用来鉴别。教室内消毒后可以闻到消毒水的气味,从微观角度来解释该现象
    口罩是校园里必备的防护用品之一,口罩的核心材料是一种石油化工产品﹣﹣熔喷布,石油属于(选填“不可再生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口罩上的鼻梁条一般由金属铝薄片制成,鼻梁条的制作体现了金属铝的性。同学们放学后将用过的口罩放入如图中哪个垃圾箱内

    加强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同学们在体育课上见到金属篮球架被刷上彩色油漆,这种做法不仅美观还可以。冬天跑步的时候会呼出“白气”,说明呼出气体中含量比空气中多。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4. 下图所示的实验都涉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请结合具体的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Ⅰ是”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其中一组实验,根据伸入吸入的空气中的小木条能继续燃烧,伸入呼出的气体中的小木条熄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在实验Ⅱ中,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面红磷不燃烧,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实验完毕,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当白磷刚露出水面便剧烈燃烧起来,原因是
    实验Ⅲ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中的一组对比实验,根据①中铁钉先生锈的现象,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其中试管②中的水需要事先煮沸,目的是
    实验Ⅳ是“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一组实验。

    ①是把干燥的喷有紫色石蕊的小花直接放人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

    ②是把喷水后的紫色石蕊小花放人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现象是;结论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 5. 如图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图片_x0020_403878652

    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需要;写出酒精(C2H5O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填“高”或“低”)
    实验三:仪器①的名称是:;实验结果表明,燃烧需要,该实验观察到仪器①的内壁有水雾,说明石蜡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拓展)将实验三改成图甲所示的密闭容器进行,同时用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乙图所示,蜡烛熄灭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图片_x0020_874203064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6. 用下列实验研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

    图片_x0020_2133838608

    实验1能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低的现象是
    实验2能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高。

    步骤Ⅰ:从导管口(填“a”或“b”)连续吹气10秒,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步骤Ⅱ:另取相同装置和药品,从导管口(补全实验操作),未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图片_x0020_1851518292

    小红利用图1进行探究实验,请回答:

    ①她得出石蜡中含有氢元素,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②观察到烧杯底部有少量黑色固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③烧杯中蜡烛很快就熄灭,由此可得出灭火的方法是

    ①图2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②小明按图2实验时,点燃火柴后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没有接触到细沙,如图所示),但不见铁丝燃烧实验未能成功。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

    A 铁丝表面有锈迹,影响了反应的进行;

    B 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C 火柴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导致瓶内氧气会膨胀逸出,使铁丝无法燃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8. 勤做笔记是学好化学的必要习惯。小红同学整理了下列笔记,细心的你发现有错误的是(   )
    A: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含量高
    B: 氧气具有助燃性,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C: 酒精灯燃烧时火焰分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D: 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21%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
  • 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   )
    A: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熄灭后有白烟生成
    C: 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最亮
    D: 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乌尊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
  • 10. 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装置,是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命机”。下图是工业制氧气及呼吸机工作原理示意图(虚线框内为呼吸机主要构造)。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2106687734

    将空气压缩,气体体积缩小,用分子的观点分析其原因是
    分子筛是吸附塔的主要成分,其中所含的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图片_x0020_656668582

    患者吸气时,由呼吸机进入患者体内的空氧混合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于%;呼气时,呼出气体 中的含量明显增大(填一种气体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山西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