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某探究小组为了探究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一种发生了(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的缓慢过程。
    探究一: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少的比较?

    (查阅资料)澄清的石灰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的浑浊物,实验室里常用于吸收和检验少量的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为了证实这个问题,该小组设计了用如图的装置进行实验:

    图片_x0020_1555909790

    锥形瓶甲和乙中盛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某同学吸气时应将活塞A(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连续数次吸气后,观察到甲瓶无明显现象。

    该同学呼气时,调整活塞A和B,再进行连续数次呼气操作。整个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则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要大些。
    探究二:人体呼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多少的比较?

    (查阅资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

    (设计实验)将锥形瓶甲和乙中改为盛放适量的浓硫酸,由于澄清石灰水和浓硫酸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丙瓶为安全瓶,其目的是为了

    连续数次进行吸气和呼气操作,实验步骤与(2)和(3)相同,为了得出正确的结论,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 蜡烛(足量)在如图1所示的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7

    A: 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 实验过程中瓶内氧气质量不断增加
    D: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已知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大,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且不支持燃烧,在老师的指导下,明明同学选行了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呼出气体的收集,明明同学用如图所示方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图片_x0020_100038

    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

    ②明明收集气体的方法叫

    ③当看到现象时,表明装置A中的气体已收集满。

    ④收集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应(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备用。

    明明把一根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很快熄灭了,据此,他提出了以下观点:

    A认为是二氧化碳

    B认为是氮气

    C认为是二氧化碳和氮气的混合物

    为了弄清呼出气体的成份,明明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一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倒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后立即盖上玻璃片,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

    ②把步骤1中的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并在水面下拿开玻璃片

    瓶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后便不再上升

    气瓶内剩余气体溶于水

    ③把步骤2中的集气瓶取出,向瓶中插入一根燃着的木条

    木条立即熄灭

    集气瓶内剩余气体有的性质

    (实验反思)能否由上述实验确定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填“能”或“否”),综上所述,他得出的结论是:呼出气体中一定含有(从以上A、B、C三个观点中选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 4. 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一次探究。

    图片_x0020_100035

    蜡烛有以下性质:①固态  ②白色  ③硬度小 ④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⑤难溶于水  ⑥受热易熔化  ⑦能燃烧。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填序号),属于化学性质的有(填序号)。
    下列关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B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

    C蜡烛燃烧时,部分蜡烛受热熔化

    D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序号

    实验图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图片_x0020_100036

    外焰的铁纱网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网无明显变化

    2

    图片_x0020_100037

    左:

    右:

    蜡烛燃烧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

    几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一些步骤。

    ①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图A.这证明外焰的温度

    ②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化学性质是

    ③猜想和验证

    ④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①:焰心气体含二氧化碳

    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罩一个沾

    的烧杯

    假设①不成立

    假设②:焰心气体含石蜡蒸气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假设②成立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 5. 对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所含成分进行比较,正确的是(    )

    ①氧气:空气>呼出气体;②水蒸气:空气<呼出气体;③二氧化碳:空气>呼出气体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②③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川大附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6.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实验时要在瓶底放水的目的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图片_x0020_52113532

    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都37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7. 下图是“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中的主要现象。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393385124

    写出仪器的名称:A,B
    实验步骤中,该同学收集气体的方法叫
    下表是同学们的探究方案,请填空。

    探究内容

    实验方法

    判断依据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

    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根据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判断的含量

    氧气含量是否相同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根据木条燃烧的剧烈程度,判断的含量

    水蒸气含量是否相同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

    根据玻璃片上水珠数量的不同,判断的含量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得出哪些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 8. 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和要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

    图片_x0020_100020

    A: 实验 1 中蜡烛火焰逐渐变小直至熄灭
    B: 实验 2 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 实验 3 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D: 实验 4 成功的关键是导管不宜过长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 9.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图片_x0020_86657945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再将一只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结论: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

    小红在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请你也参与小红的探究活动,你认为小红的以下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 10. 广益九年级的几名同学对蜡烛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一些步骤。

    图片_x0020_1044166339

    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现象如图A,这证明焰心
    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 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问题与猜想:

    提出问题:从短玻璃管导出的物质是什么、猜想与实验: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①:焰心气体含二氧化碳

    在未点燃的细短玻璃管上口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

    澄清的石灰水不

    变浑浊

    猜想①不

    成立

    猜想②焰心气体含石蜡蒸气

    取一根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着用火柴点燃

    猜想②成立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湖南省广益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