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图片_x0020_2056781216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
    小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填“a”、“b”或“c”)处最先碳化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现象是,将烧杯倒转,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现象是.写出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在吹灭蜡烛后的瞬间看到了,主要成分是,用燃着的火柴接触它,看到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 如图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食品保鲜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3

    A: 曲线X表示的是二氧化碳,曲线Y表示的是水蒸气
    B: 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不含有氧气
    C: 200s时没有被采集数据的其他所有气体的总体积为23.34%
    D: 教材中空气成分的“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指水蒸气的说法是错误的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38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3.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以蜡烛为主题,对青少年发表了一系列演讲,其演讲内容被编成《蜡烛的化学史》一书。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蜡烛燃烧时,在顶端会形成一个液态石蜡的凹槽
    B: 用玻璃管从蜡烛火焰中引出的白烟是水蒸气
    C: 蜡烛燃烧时,液态石蜡抵达烛芯上汽化并燃烧
    D: 拿住火柴梗一端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约1 -2 s后取出,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炭化变黑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4. 化学兴趣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图片_x0020_100010

    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重庆市荣昌区荣隆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5. 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多的现象:呼出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氧气少的现象:呼出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C: 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多的现象: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
    D: 判断呼出气体中含有氮气的依据: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 6. 请你仔细观察蜡烛及其燃烧实验,思考后填写以下空白:

    由图1可知,若将一干燥洁净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你会发现,将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的石灰水烧杯,你又会发现 ,由以上推测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据上述实验,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两种元素。
    由图2可知,当你将燃着的蜡烛吹灭时,会发现蜡烛刚熄灭时有(现象)产生,这时如果你立刻用火柴去点刚熄灭时蜡烛上方生成物,蜡烛会被点着,说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7.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玻璃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烙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

    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8.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B: 蜡烛的内焰温度最高
    C: 子火焰中被点燃的物质是固态石蜡
    D: 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高新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9. 蜡烛(足量)在如图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片_x0020_435956820

    A.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C.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D.蜡烛燃烧是反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蜡烛在氧气中的燃烧比在空气中的燃烧剧烈
    B: 点燃的镁条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 红磷可以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