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李明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图片_x0020_118083536

    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石蜡放 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

    燃着时: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说明此处温度最高。

    ②用干冷的烧杯罩于火焰上方,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熄灭后:吹灭蜡烛, 观察到一缕白烟。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

    提出问题: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

    李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①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验证]

    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是; (填序号, 下同), 此实验 能否得出正确结论? ;原因是

    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发现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
    熄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点燃,这说明白烟可燃,为假设;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因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 同学们想探究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有什么不同,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准备)收集两瓶呼出气体和两瓶空气。

    (实验过程)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空气里的现象

    呼出气体里的现象

    实验结论

    木条燃烧无变化

    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氧气含量

    分别向两个气体集气瓶中滴加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

    无变化

    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水蒸气含量

    (实验拓展)怎样收集一瓶教室里的气体样品: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七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3. 同学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请你参加。

    图片_x0020_100008

    实验①位于火焰(填图中字母)层的火柴梗最先碳化,所以焰温度最高。
    实验②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实验③的澄清石灰变,这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实验④的碟子上出现色固体,说明蜡烛不完全燃烧会生成
    向焰心内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在玻璃管口可点燃形成有趣的“母子火焰”。(如图)

    图片_x0020_100009

    (查阅资料)

    ①石蜡等含碳物质不充分燃烧可能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是可燃烧的气体,遇冷不会变成液态或固态

    ②石蜡蒸气是可燃烧的气体,遇冷会凝固成固体。

    (提出问题)能形成“子火焰”的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假设)猜想1: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

    猜想2: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猜想3:可能上述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将导出“子火焰”的玻璃管用凉的毛巾包住,过一会在导管口点火。

    (现象与结论)

    ①如果导管口处不能点燃,去掉毛巾,玻璃管内有出现白色固体,则猜想正确.

    ②如果导管口处能点燃,去掉毛巾,玻璃管内没有出现白色固体,则猜想正确.

    ③如果猜想3正确,现象应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七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4. 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火焰分为三层
    B: 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 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
    D: 蜡烛逐渐变短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七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5. 人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氮气
    D: 稀有气体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河池市凤山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6. 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会向玻璃上“哈气”之后再擦,这样擦过的玻璃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A: 二氧化碳
    B: 氮气
    C: 水蒸气
    D: 氧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7. 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用气味来区分酒精和水
    B: 用状态来区分铁和铜
    C: 用燃烧的木条比较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少
    D: 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 1s 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新疆乌鲁木齐市乌市第66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8. 区分一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可行的方法是(   )

    ⑴闻气味(2)观察颜色(3)分别倒入等量的石灰水并振荡(4)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A: (3)(4)
    B: (1)(3)(4)
    C: (2)(3)(4)
    D: 全部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9. 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   )

     选项

     方案

      图片_x0020_100006

      图片_x0020_100007

      图片_x0020_100008

      图片_x0020_100009

     现象

     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熄灭,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无明显变化

     A烧杯中的酚酞试液变红,B烧杯中的浓氨水无明显变化

     玻璃片上有小水珠出现

     蜡烛产生的白烟被火柴点燃,使蜡烛重新燃烧

     结论

     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

     液态水和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白烟的成分不是二氧化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再一次探究。

    (查阅资料)

    硫酸铜(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

    用小刀切一块蜡烛,投入水中

    蜡烛浮在水面上,且蜡烛块无明显变化

    蜡烛硬度,密度比水溶于水。

    II

    图片_x0020_2053971982

    外焰处的铁窗纱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窗纱无明显变化

    III

    图片_x0020_1266139401

    伸入焰心的导管引出白烟且

    焰心处有可燃物,该可燃物是

    IV

    图片_x0020_153893089

    澄清石灰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色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归纳总结)蜡烛(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