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此白烟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棉线
    D: 石蜡小颗粒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 几位同学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完成其中的一些步骤:
    点燃蜡烛,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玻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

    猜想和验证: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①:焰心气体含CO2

    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

    假设①不成立

    假设②:焰心气体含有石蜡蒸气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假设②成立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在该实验中,蜡烛受热熔化为变化,蜡烛燃烧为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这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是变化前后是否有生成.
    小红在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请你也参与小红的探究活动,你认为小红的以下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中心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3. 甲乙小组按下图1、2所示实验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获得了不同的实验现象。

    图片_x0020_163829748

    甲组:

    如图1,将一根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看到木条与外焰接触部分变得焦黑,与内焰接触部分为浅黑色,与焰心接触部分没有明显变化。该实验的目的是,实验证明蜡烛火焰的部分温度最高.

    如图2,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出现,能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

    乙组:

    图2中当烧杯位置明显降低时,烧杯内壁不仅有无色液滴,还看到烧杯底部附着有黑色固体。

    (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呢?

    (猜想)猜想黑色固体是碳,其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并且

    (实验验证)为了证明上述猜想是否正确,甲、乙小组的同学用图3装置分别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甲组

    取少量该黑色固体于a中,通入空气,点燃酒精灯加热。

    黑色固体燃烧,发出,b中溶液变浑浊。

    乙组

    取少量该黑色固体于a中,通入,点燃酒精灯加热

    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b中溶液变浑浊。

    (分析与结论)

    实验结束时,停止通入气体,后续两步实验操作如下,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根据甲乙两组实验b中的实验现象、都说明黑色固体燃烧生成了,由此可推断猜想正确。
    (反思)

    进一步实验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位置越低,产生黑色固体越多。查阅资料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并且:石蜡+氧气(足量)→二氧化碳+水;石蜡+氧气(少量)→一氧化碳+水;由此推测乙组实验产生黑色固体的原因是: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位置越低,蜡烛燃烧时因不能及时补充,而不充分燃烧,会产生黑色固体碳。

    甲、乙小组最终证明了蜡烛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4. 以下是初中教材中的几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727090853

    图甲的仪器名称是,利用所学知识,收集一瓶你们班教室内的空气的操作是:;(或利用其他生活中常见物品来收集也可以)
    图乙是验证人呼出气体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区别的实验:

    方法:分别向收集到的气体和呼出气体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

    结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填“高”或“低”)。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5.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探究分子的运动现象

    向试管中加入2mL浓氨水,将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靠近该试管的管口

    B

    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C

    证明石蜡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取一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璧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选用碳酸钠和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中反应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6. 同学们在做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时,部分同学向收集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并未浑浊。此时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检查收集呼出气体的装置和实验方法是否有不符合题意
    B: 检查澄清石灰水是不是失效
    C: 再次实验,看是不是还会出现相同实验现象
    D: 向老师请教这个实验的实验现象和结论,然后填写实验报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安庆市区二十二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7. 在老师的指导下,明明同学进行了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图片_x0020_100008

    呼出气体的收集。明明同学用右图所示方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B

    ②收集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应(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备用

    两种气体中水蒸气含量的比较。

    ①明明同学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未发现玻璃片上有水蒸气凝结,最可能的原因是

    ②明明经过思考并与同学讨论,改进了实验。他将一瓶空气和一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呼出的气体放入冰箱冷藏室,片刻后取出观察,观察到的现象是

    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比较:明明同学把两上述(2)中的两瓶气体分别滴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黑河市北安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8. 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火焰的温度最高处是外焰 ②蜡烛燃烧能生成CO2 ③燃烧能发光发热 ④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②③④  
    C: 只有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黑河市北安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9.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为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填写下列空格:

    图片_x0020_100007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硬度溶于水,密度比水
    点燃蜡烛,观察到烛芯周围石蜡熔化,蜡烛燃烧,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2秒种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点燃蜡烛后,把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是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有生成,分析用干燥烧杯的原因是。通过实验还检验出生成了二氧化碳。
    通过上述实验分析点燃蜡烛发生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二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
    将一个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由此可知,白烟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