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请你根据教材中学过的知识完成下表: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到结论

    比较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

    探究蜡烛的物理性质

    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投入水中,一段时间,无明显变化

    蜡烛浮在水面上,一段时间无明显变化

    蜡烛的硬度较低,

    探究火焰各部分温度的高低

    将一根细木条放入火焰中,约2秒后立即取出

    木条两侧被烧痕迹最重

    探究蜡烛燃烧后的产物

    (资料)

    硫酸铜(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101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2.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探究过程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把蜡烛切成小块
    B: 燃烧后的气体在干燥烧杯壁上冷凝成无色液滴
    C: 燃烧后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蜡烛熄灭后观察到有白烟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101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3. 《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著的传世科普经典。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沿着大师的足迹,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再一次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

    如图A,点燃蜡烛,取一片铁纱窗罩在火焰中心,观察到外焰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该实验结论为
    如图B,取一支导管,将其中一端伸入焰心,当另一端导管口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观察到的现象为,证明焰心中的可燃物质是“气态”的石蜡。
    如图C,用一个大烧杯罩在一支点燃的小蜡烛,并在烧杯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放置适量的硫酸铜粉末和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观察到硫酸铜粉末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的产物是和二氧化碳;得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这一结论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②由该实验结论可以推断石蜡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天津市南开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4.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①实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②实验:用木炭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C: ③实验:检验蜡烛燃烧生成的水
    D: ④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5. 同学们都点过生日蜡烛,蜡烛点燃后,发出明亮的火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①如图A所示,点燃一支蜡烛,看到的主要现象有(填字母序号)。

    a.发出黄色火焰      b.熔化的蜡烛顺着蜡烛流下      c.发光、放热   d.产生淡淡的黑烟        e.火焰分层

    ②将一根木条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出现了如图B所示的圆弧状黑斑,说明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①如图C所示,取一个冷的白瓷片放置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出,观察,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此颗粒是炭黑。

    ②如图D所示,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有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含有

    如图E所示,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漏斗,用一根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截口处,观察到火柴,将产生的气体导出并通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
    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判断,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锦江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6. 在盛有空气的密封容器内,蜡烛燃烧至熄灭过程中的 O2 和 CO 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

    A: 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了 CO
    B: 曲线①表示 CO 含量的变化
    C: 蜡烛由碳、氧元素组成
    D: 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7. 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研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实验器材:集气瓶、水槽,玻璃片、饮料管、澄清石灰水、小木条、火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

    ①将集气瓶装满水,将饮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中向其中缓缓吹气直到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放在实验桌上

    ②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

    在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在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

    ③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观察

    在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小木条 ,在装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④取两块干燥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玻璃片上水蒸气情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对比

    当人对着玻璃片呼气时 ,而空气中的玻璃片上面

    实验结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8. 在蜡烛燃烧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
    A: 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炭化变黑
    B: 蜡烛燃烧时火焰分成三层,焰心主要是蜡烛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火焰最明亮
    C: 燃烧后只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同乐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9.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碳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产生
    C: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D: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淡蓝色火焰产生,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潮州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B: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
    C: 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第九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