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 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1535

    2750

    约1800

    97.8

    883

    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

    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达兴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 在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和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硫放入氧气中

    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硫能与氧气反应

    B

    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空气样品的瓶中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的瓶中石灰水变浑浊

    空气中不含CO2 , 呼出气体中含有CO2

    C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氢气较纯净

    D

    将装有浓氨水的小烧杯与装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同时罩在同一大烧杯下,一会儿

    酚酞溶液变红了

    分子在不断运动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州市白云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六片联考)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3.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了二氧化硫
    C: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D: 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产生大量气泡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4. 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火焰分三层,外层最明亮
    B: 蜡烛燃烧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C: 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D: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点燃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5. 下列实验中(如图),观察不到明显变化的是(   )
    A: 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B: 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C: 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 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6. 为证明人体呼出的CO2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的CO2 , 采用呼气吸气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瓶1和瓶2中所装试剂均为澄清石灰水
    B: 吸气时,应将A打开、B关闭,呼气时,则相反
    C: 吸气时,瓶1试剂中出现气泡,液体变浑浊
    D: 通过瓶1和瓶2中的不同现象,证明人体呼出的CO2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CO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7. 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小明要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和氢元素,如图1完成实验,请你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一个干冷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

    烧杯内的有水雾,感觉烧杯发烫

    蜡烛燃烧后生成

    证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②取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

    蜡烛燃烧后生成

    证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小德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着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可观察到蜡烛最终熄灭


    B.最终杯内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C.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如图3,小茵利用O2传感器在密闭容器内测定蜡烛燃烧过程中O2的体积分数,观察图4的实验结果,可知初始时O2的体积分数是%,蜡烛熄灭时O2的体积分数是%。相同实验条件下,小茵另取一瓶混有空气的O2进行测定,初始时O2的体积分数是30%,蜡烛熄灭时O2的体积分数跟前次实验一样,你猜想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8. 小明做了一个兴趣实验。他将蜡烛粘在盘子的底部,向盘子中加入适量水,点燃蜡烛后,将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如下图所示)。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后,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资料:CO2能溶于水) (   )


    A: 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
    B: 一段时间后,玻璃杯内水面上升
    C: 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D: 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只含有水蒸气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9. 为证明人体呼出气体中的CO2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的CO2含量,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瓶1和瓶2中所装试剂均为澄清石灰水
    B: 吸气时,应将A打开、B关闭,呼气时,则相反
    C: 呼气时,瓶2长导管内液面上升
    D: 通过瓶1和瓶2中的不同现象,推断人体呼出气体中的CO2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的CO2含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氧气
    B: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二氧化碳
    C: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D: 用木条平放在蜡烛火焰中,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