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一是通电分解水实验,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管与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①,该实验证明水是由②组成的;
    实验二中,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少的操作是向两瓶中分别
    实验三中,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一致,原因是没有称量的质量。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2. 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再一次探究。

    (查阅资料)

    硫酸铜(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

    实验I得到的结论是
    补全实验II的实验现象:
    实验III中,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得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这一结论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依据实验III,可以得到的关于蜡烛的元素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反思与评价)

    实验III是该小组同学对如图所示实验的改进。与图所示实验相比,实验3的优点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3. 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有关比较,正确的是       (    )
    A: 密度:空气<氧气   
    B: 沸点:液氧<液氮
    C: 反应进行程度:燃烧<缓慢氧化   
    D: 二氧化碳的含量:空气>人体呼出的气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模拟考试试卷
  • 4.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B: 研究二氧化锰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C: 区分硬水和软水
    D: 用排水法收集O2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5. 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

    活动1:从微观角度分析,电子秤示数减小的原因是
    活动2: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请推测所产生的上述气体的性质是
    活动3: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_。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北京市第156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6.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

    B

    实验操作安全常识

    火焰三层﹣﹣外焰、內焰、焰心

    温度最高﹣﹣外焰

    熄灭蜡烛时的白烟﹣﹣石蜡

    不可以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

    不可触摸药品和品尝味道

    停止加热时,要用嘴吹灭酒精灯

    C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成功关键

    D

    加热时试管破裂原因

    装置﹣﹣气密性好

    药品(红磷)﹣﹣足量

    打开弹簧夹时机﹣﹣装置冷却

    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

    加热时﹣﹣试管外壁沾有水珠

    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7.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空气与呼出气体中 CO2 含量高低

    探究影响木炭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的性质

    探究影响分子运动快慢因素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四中(五四制)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8. 下列是蜡烛燃烧实验中对相关现象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 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
    B: 火柴梗接触外焰的部分首先炭化变黑
    C: 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 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茂名市高州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9. 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前瓶内只有氧气
    B: 蜡烛熄灭是因为瓶内没有氧气
    C: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D: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五四学制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 10. 请你仔细观察蜡烛及其燃烧实验,思考后填写以下空白:

    由图1可知,若将一干燥洁净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你会发现,将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的石灰水烧杯,你又会发现,由以上推测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据上述实验,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两种元素。
    由图2可知,当你将燃着的蜡烛吹灭时,会发现蜡烛刚熄灭时有(现象)产生,这时如果你立刻用火柴去点刚熄灭时蜡烛上方生成物,蜡烛会被点着,说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