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蜡烛燃烧火焰一般分为三层,从内到外依次为.经实验证明的温度最高.蜡烛燃烧后的生成物有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墨江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 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
    D: 吹灭蜡烛后的瞬间,烛芯处冒黑烟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3.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现象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三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4. 小刚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仔细填写如下内容:

    取一支红色的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块,把它投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与此有关蜡烛的性质有

    点燃蜡烛,发现其火焰分三层,分别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如何验证哪层温度高?.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在燃着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发现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迅速翻转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时生成 和

    将其熄灭,迅速用火柴去点产生的白烟,(填“能”或“不能”)燃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武威四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5. 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 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 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 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庆阳市某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6. 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B: 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 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
    D: 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2015-2016学年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南安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 7. (1)某校学生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进行了以下实验:点燃一支蜡独,竖直放在桌面上,用烧杯罩住(如图l所示),请依据此实验回答问题:

    ①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烧杯内壁产生水雾,说明石蜡中含有 元素

    ②蜡烛熄灭的瞬间,观察到烛芯上方产生一缕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

     (2)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了蜡烛燃烧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设计并完成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得出了如图3所示的氧气含量的变化曲图,根据图3所示的曲线图,同学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只有当氧气耗尽时.蜡烛才会熄灭

    B.蜡烛熄灭时,集气瓶内仍有氧气

    C.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8. 下列对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实验能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 纸张燃烧后质量减少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C: 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比较实验中,火柴梗外部最先炭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D: 活性炭除去红墨水中的颜色,说明活性炭有吸附性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获得成功的是(  )


    A: 用2B铅笔芯做导电性实验
    B: 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C: 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制取炭黑
    D: 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0.

    科学实践活动为同学们创设了独立思考和实践的机会.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

    活动1:点燃蜡烛后,电子称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活动2: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活动3: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