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祖国文化灿烂辉煌.有关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理解错误的是(  )

    A: 蚕“丝”是天然纤维
    B: “蜡炬成灰”只发生化学变化
    C: “泪”指液态蜡
    D: “灰”是指蜡燃烧产生的CO2等物质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福建省漳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2.

    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编号

    一、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二、探究影响品红扩散快慢的因素

    三、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

    实验设计




    实验分析

    本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 相同

    发现两杯水都变红,且整杯热水变红时间比冷水要短.由此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有 .

    一周后,左边试管中铁钉生锈,右边试管中铁钉无明显变化.上述实验 (填“能”或“不能”)得出铁钉生锈的条件.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化学试卷
  • 3. A、B、C三个集气瓶中只盛有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某一气体,分别将集气瓶按照如图方式倒扣住蜡烛和白磷.

    (1)若A瓶中是二氧化碳,则燃着的蜡烛会立即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性质.

    (2)B瓶中的蜡烛突然十分明亮,则B瓶中的气体是 .一段时间后,该蜡烛渐渐熄灭,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氧气耗尽      ②温度降低      ③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     ④蜡烛着火点改变

    (3)C瓶倒扣住白磷时,出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互相刻画的方法,可比较硬铝和铝的硬度
    B: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分棉纤维和蚕丝
    C: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可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铵
    D: 将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得到炭黑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 5. 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下列实验中木条的使用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 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 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
    D: 用木条平放在蜡烛中,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
  • 6.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 证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B: 证明铁在氧气中能燃烧
    C: 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证明某化肥是铵态氮肥
    难度: 中等 题型:真题 来源:2016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卷
  • 7. 根据相关实验回答问题:
    【探究一】

    小明依据呼出气体成分认为:吹的气流中有较多的的气体,使蜡烛缺氧熄灭。小聪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否定了小明的想法。从而认为蜡烛熄灭是因为吹的气流带走了,使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探究二】

    小红依据灭火的原理经过进一步思考认为,也可能因为吹的气流移走了可燃物——蜡蒸气,使蜡烛熄灭。为此她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查阅

    资料:蜡烛的着火点大约是190℃,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在400℃-1000℃;蜡烛燃烧实际是石蜡蒸气在燃烧。

    实验1:如图甲,把带柄金属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

    实验2:如图乙,先将带柄金属活塞放到左端位置,点燃酒精灯,当温度计的示数达到280℃以上时,点燃右面的蜡烛,把带柄金属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出,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

    【实验结论】蜡烛一吹就灭的原因

    【实验分析、讨论】

    ①实验2中用两盏酒精灯的目的是

    ②小红为验证自己的想法,做了实验1和实验2两个实验,主要是应用了科学探究方法中的法。

    【拓展应用】下列生产生活中灭火方式与上述实验灭火原理一致的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河北省邯郸市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考试试卷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蜡烛刚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二氧化碳气体
    B: 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 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不宜作为植物的养料
    D: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造成大气污染,应该停止对化石燃料的开采和利用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福建省漳州市2015-2016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5月份)
  • 9. 同学们在科学实践活动“多变的蜡烛”中完成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中,燃着的蜡烛会熄灭的是(填烧杯序号),结合灭火原理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
    实验二中,若玻璃管太长,则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其原因是
    难度: 中等 题型:模拟题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 10. 某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

    (1)操作①中,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是 

    (2)操作②中,关于白烟的成分,有同学做出了下列猜想:A.白烟是水蒸气;B.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C.白烟是二氧化碳.你认为上述猜想有道理的是(填序号) ,理由是 

    (3)该同学在做实验一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合适的做法是 .(写出一点).

    (4)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蜡烛的外焰温度最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