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下列关于下图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试管1中的气体是氢气
    C: 试管1和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1:2
    D: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2. 有关电解水实验(如下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
    B: 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
    C: 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C: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 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难度: 困难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4. 由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  (   )

    A: 氢气和氧气组成 
    B: 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 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5. 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水是一种氧化物
    B: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 水由水分子构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6. 实验室中进行电解水的实验时,接通直流电源后,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在该实验中,通常会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教育局教研室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7. 水是生命之源,政府为了解决我市人民用水难的问题,于2013年末举行了毗河供水二期工程开工动员誓师大会。
    河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净水过程中常用漂白粉来杀菌消毒,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其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中水”是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因为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的污染水(下水)之间,故名为“中水”。下列关于中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阿伏加德罗总结出下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果D管产生的气体分子数为2×1023个,则C管产生的气体分子数为个。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四川省安岳县2014-201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试卷
  • 8. 自去年秋季以来,我市部分县受到严重的旱灾,人畜饮水都非常困难。为此农村打井兴建简易的自来水厂,喝上清洁的水。 

    地下水的酸碱度可用 测定。

    自然界的水经过一系列净化处理后,成为比较清洁的自来水。下列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       (填序号) 

    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平时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下列有关水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9.  根据所给的化学反应填空。

    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简答
    硫的燃烧
     
     
     
    反应基本类型
     。
    电解水
     
     
     
    反应基本类型
    铁丝的燃烧
     
     
     
    反应现象
     。
    氢气的燃烧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是
     
     。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
  • 10.  请回答有关电解水的问题
    (1)右图为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如果用VA和VB分别表示试管A和试管B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则VA:VB约等于 。理论上应等于此比例,实际上常大于此比例,原因之一是

    (2)A试管中电极连接的电池的 极,B中产生的气体是
    (3)该实验能证明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