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教材版本
年级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题型
难度
年份
  • 1. 空气的下列成分中,常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保护气的是(   )
    A: 氮气
    B: 水蒸气
    C: 氧气
    D: 稀有气体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和桥联盟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2. 今年九月,戴南镇积极响应国家能耗“双控”号召,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经济发展绿色水平。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B: 水蒸气、氧气
    C: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D: 氮气、二氧化碳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大垛中心校等学校联考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3. “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所以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燃烧的红磷最终熄灭,说明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
    C: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
    D: O2-、Mg2+、Cl-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所以最外层电子数是8个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联盟)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 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
    A: 增加绿化面积
    B: 直接排放废气
    C: 开发新能源汽车
    D: 自带购物篮购物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5. 通过燃烧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且不产生其它气体,可选用的物质是(   )
    A: 铁
    B: 蜡烛
    C: 木炭
    D: 红磷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6. 图1为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如图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BC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
    B: CD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仅仅是由于瓶内温度逐渐降低
    C: DE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减小
    D: 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基本一致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7.          
    某兴趣小组利用某脱氧剂(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使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装药品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实验过程)

    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体积为2mL),封闭;

    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数据处理)

    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____(填字母)。

    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要重复两次,其目的是。计算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实验对比)

    实验室常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或文字表达式。步骤如下:

    ①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③实验结束,,打开弹簧夹;

    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始终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1/5.

    (拓展研究)

    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是

    老师利用图2装置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

    ①t2时打开止水夹,最终集气瓶中水平面大约上升至刻度处。

    ②结合曲线,解释AB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是

    (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答一点即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 8. “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的热是来源于铁粉的锈蚀反应。用“暖宝宝贴”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进入集气瓶(容积为250mL)中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锈蚀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本次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
    C: 若测得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可能是铁粉不足
    D: 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 9. 我国计划于2022年建成太空空间站,空间站内的人造空气以一定体积比的氮气和氧气混合成“人造空气”(约21%的氧气,78%的氮气,控制二氧化碳的含量低于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1%的氧气和78%的氮气指气体的质量分数
    B: 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立即熄灭
    C: 可用红磷测定“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D: “人造空气”与空气成分完全相同
    难度: 简单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 10. 若将点燃的镁带伸入充满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将继续燃烧,反应表达式为:Mg+CO2 MgO+C,关于CO2在该反应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镁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B: CO2可支持某些可燃物的燃烧
    C: CO2可用于任何情况下的火灾
    D: 反应后的固态残留物一定是混合物
    难度: 中等 题型:常考题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